第291章 汽车梦想(第2/2页)

就像韩国的汽车企业,就是号召本国人买本国的产品,慢慢提升技术,不一样轻松领先华夏了?

后世直到杭城那个老板出手,华夏才算有了一个自主的知名品牌。杭城那个老板还有一句名言,也是冯宇说给张瑞强他们听的:汽车不就是一个发动机,四个轮子么,这些我们都能造,怎么就造不了汽车?

冯宇现在要的就是计委的一个政策,或者说给哈尔滨市政府打个招呼也行。这样冯宇就能继续用资金和设备,稀释市里的股份,完成产业布局。

三五年之后,冯宇保证这松江牌汽车,会享誉华夏,甚至冲出国门!

尤其在94年提出《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后,内地的老牌汽车制造厂,经营愈发困难,有的也走上了合资之路,有的转型了,有的干脆被并购了!

陆少沉思了半天,抬头看着冯宇问道:“下文件肯定是不行,我找人打个招呼试试吧。你尽量做大,开一个分厂确实不太好弄,如果你能开三个分厂,或许还会得到上面的重点关注!”

陆少的暗示冯宇听懂了,就是让冯宇往大整。当你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那就不是一个哈尔滨市政府压得住了。

这正符合冯宇的心意,他就是想做大做强啊。

“陆少,如果我汽车分厂和摩托车分厂同时建造三个以上,保证每个分厂的摩托车年产量不低于十万台,每个汽车厂的年产量不低于五万台,不知道这样够不够上面重点关注?”

三个汽车分厂,那加上哈尔滨的厂子,年产汽车二十万台,这绝对够上面关注了,如果还不行,那就多建两个,冯宇不差钱。现在华夏一年才能生产多少台汽车啊,尤其冯宇说引入的不但有轿车,还有重卡的生产线,那么国家绝对欢迎啊。

就连外资合资都允许了,怎么可能不允许机械公司这种改制后的企业发展汽车行业?

这个冯宇,比他想象的还要大手笔啊。如果他将来能下到地方,冯宇要给他所在的地区投资一点钱建厂刷政绩,岂不是轻而易举?

冯宇这个朋友,他交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