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风驰电掣换新颜(第2/4页)

其实泰国来的工人主要是技术类的,主要在本地招募其他劳工,就算不做劳工,凡是参与到寺庙建设的本地人,都能得到食物,虽然只是普通的芭蕉叶上摆满米饭跟简单菜肴,但真的就有本地人开始跟着动手参与了,特别是一些轮休的缅奠军人,他们能把这当成是奉献。

作为本来就比泰国更加信奉佛教的国度,缅奠中央区域也是几乎所有男性都有过出家的经历,有天然的认同感。

新特区这个明显在向着中央政府靠近的宗教信仰动向肯定立刻传到了首都及其周边,缅奠国内的佛教界随即发出了声音,一方面感谢泰国天龙寺对这片战乱地区的祈福祝愿,一方面表示这片信仰贫瘠区域怎么可能不由国内的佛教界参与建设?

要知道佛教界曾经多次这几个自治邦试探过是否能够修建寺庙,让佛教影响力扩展到这边的,都被各种拒绝,甚至还有驱逐打砸行为,因为之前包括庄天成在内,都很警惕各种宗教信仰,特别是中央政府的这种国教对自家山头的渗透,生怕引起什么煽动性的事件,所以这一带有点类似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现在明显是全面放开,竟然被泰国天龙寺占了先,岂不是鸠占鹊巢?

国内几家有名的寺庙纷纷派了僧侣人手开始过来开分加盟店……哦,是分寺。

佛教其实是很温和的宗教,起码在东南亚很温和,哪怕对天龙寺这个外来者也很容易相处,大家各搞各的,相互之间甚至还有学术交流。

新特区只要提供地皮规划,不花一分钱,源源不断的建筑材料和资金开始注入。

虽然这种宗教投资不太可能带来新特区的经济结构改变,但起码能提供很多就业机会,修建寺庙的规模还一个比一个大。

庄沉香都来者不拒,但前提是必须马上开始修,只打雷不下雨的人拖下去可能地皮都轮不上了。

因为这白浩南口中的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如平地惊雷般,立刻轰轰烈烈的在几天内就展开,不到一个月,起码有六七家寺庙已经在跑马圈地的动工,但是相比另一边的物质文明建设,还是差了一截。

于嘉理再次展示出她非比寻常的理智,可能这也是白浩南最欣赏她的地方,撇开她对白浩南的花痴,在商业上她是个极其合格的领导,不然老于也不可能早早的就把家里的主业给年轻女儿掌管了。

她刚开始和庄沉香谈到的合作,只是个大概框架,只要确认了这片新特区的掌控程度,庄沉香确实是实打实的土皇帝,也能够拥有足够的话事权,于嘉理就立刻展现出雷厉风行的商人本色来。

对于这片周围紧邻三个国家,能够拥有三处边境口岸的特殊地段,白浩南看不到的商机,在她这样的商人眼里那就是瑰宝。

第一次面谈合作,就给庄沉香承诺搞出年商业产值不低于二十亿的大饼,而且这还是第一年!

想想之前那些反政府武装的邦军,还得通过挨家挨户贴布告的形式找商铺、民众收税,于嘉理这才是阳关大道的做派。

而且未来会把这个新特区的经济实力做到翻几倍!

成天把注意力放在从国际组织跟中央政府,还局限在主要是争取援助的庄沉香难以置信!

感觉自己坐在于嘉理面前就是个抱着金娃娃的傻子。

论赚钱,她比起于嘉理这种中国国内杰出的富二代,差得可能有十万八千里。

于嘉理还卖了个关子,没有立刻解释自己的商业行为,当然主要是她自己,其他人已经动起来了。

她连夜就跟让自己同来的商业伙伴们开了个现场工作会,提醒他们抓住机会考察各种项目,房地产、基建、交通、旅游、养殖、农副特产品等等各种项目都是他们擅长的产业,这可是等于建设一座新的大型城市,里面蕴含的商机让全世界都闻名的中国商人抓到以后,怎么可能不趋之若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