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你要掀桌子么?(十四)

财政预算的会议开的针锋相对,各省的态度出奇的一致。如果说有什么区别的话,就是有些省份沈默不语,有些省份蹦出来坚定表态。这就如某些宗教一样,所谓温和派与激进派之间的区别只在于温和派可以说,“你若是不答应我的要求,我就只能让激进派出来喽!”

对于这种一丘之貉,部委派们的态度非常坚定,“任你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对于省里面的态度,中央政府的嘴上只讲两个字“不行!”

局势到了如此地步大家吵做一团。争执两天之后,性子急躁的吕定春在干脆吆喝起来,“李维斯,你这么搞下去只怕迟早变成反革命!”

这么严厉的指责用一种气急败坏的声音喊出来,其中的严重性大打折扣,倒是引发了一阵哄堂大笑。毕竟两天的剑拔弩张下来,大家还是希望能够让紧绷的神经松弛一下,这明显的不实之词倒是让大家的精神得到了相当程度的调剂。

别人能笑,被抨击为未来反革命的李维斯却实在是笑不出来。各省的造反已经到了一种匪夷所思的地步,若是哀求着说“我们遇到严重的财政问题,请求中央能够对税收宽松一下”,这种事情能够理解。态度强硬地说道:“要钱没有,要命一条”,这种流氓无产者的标准发言出现在如此高级别的会议上,李维斯不能不承认,原本这帮敢于造反的家伙们凶悍依旧啊。

可这帮人却有着农民的狡诈,当李维斯挺身而起怒喝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立刻有人说道:“你这么大声干什么?当了总理就准备欺负人不成?”

这无疑是当年起来造反的道理,大家觉得受了欺负!几句话下来,就很好的营造出李维斯身居高位,只会欺负人的一个形象。

李新是外交部长,可外交部的财政审批也需要每年递交。除了日常开支之外,外交行动也需要资金支持。之前几次针对欧洲的外交行动出钱的可不是外交部,而是财政部。李维斯那时候代表的是财政部的利益,资金申请根本不用费心,财政部自己就把钱拿出来了。而针对欧洲的局面,李维斯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也想用外交部来推动一些事情。这次就只能在这乡间吵架般的局面下待着。

看着李维斯的尴尬,李新最初觉得有些怪异,不过片刻之后又觉得李维斯挺可怜的。如果说各省对部委难以动手,是因为部委本身的人事权是地方上无法插手的话,省级干部的任免也不是国务院自己能做决定的,总理要撸掉一个省长,他的确可以提议,最终决定却是要由光复党的政治局做决定。现在省长们这种造反不就是因为政治局里头有他们的支持者么。

而且在话术上,李维斯也被吃的死死的。他现在若是敢恼羞成怒的一声吆喝,“老子就是欺负你了,怎么样?”这可就坐实了李维斯欺负人的发言,而且连带着前面“李维斯是个反革命”的话也能有一定的连带坐实的味道。

老家伙们看着粗鲁,可在这种双方各有优势又各有劣势的斗争上可是很有天份。人家看着激动,实际的战术执行上却灵活的很呢。这些话固然不能用在外交上,但是这种方式么,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李维斯觉得头痛的很,政府财政预算在理论上国务院可以单独拿出来列。若是各省真的不交税,对于中央财政也没有实质性的影响,若是真的指望各省那点税,中央可以饿死了。可是这其中有一项内容是各省的财政的申报,现在所有省都推迟了这个上报期限。或者说上报的只有北美六省,和南海八省。虽然两边加起来有十四省之多,大家也都知道这十四省是中国不可分割的土地。问题在于这种新领土和东亚的老领土之间的区别毋庸置疑,而且新领土上的部委势力强大,特别是在南海八省。这等于是传统精华地区的省长们此时默默的站在一条战壕里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