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历史是胜利者写的(第2/2页)

因为敢死军部队肆无忌惮的杀戮,再加上战役开始后,大批中南半岛的当地百姓纷纷逃到了山区和热带丛林,使得半岛很多繁华地区变得人烟稀少,尤其是各个三角洲平原的产粮地区大面积的耕地,都变得无人耕种。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公司决定向中南半岛的湄公河三角洲、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红河三角洲和湄南河三角洲等地区安置流民。

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各大河上游流经山区,水能资源丰富,下游多形成冲积平原,这些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低平,易于灌溉,交通便利,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地区,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除了上述几个三角洲平原地区,还有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洞里萨湖”周围地区,也是公司将来移民的重点地区。“洞里萨湖”附近的湖滨平原平坦、广阔,长500千米、宽110多千米,西北到东南,横穿柬埔寨,在金边市与贯穿柬埔寨的湄公河交汇。

远东公司投入了大批的资源,在中南半岛的上述地区建立了流民接收营地,还抽调了一批基层管理干部、基层政工干部,在中南半岛民委会工作小组的组织下,组建了一个个基层管理机构。

与此同时,大批正在大明沿海附近接收流民的船只,纷纷装载着流民南下中南半岛,把大批的大明流民送到了中南半岛各个三角洲平原地区。南洋、吕宋各地的海外师,也纷纷派出部队赶到中南半岛,协助公司接收安置流民。

来到中南半岛的流民,首先要进行登记甄别和净化处理,然后直接进入流民营地,进行两个月的基础集训,然后就会在中南半岛各地区的耕地屯田、捕鱼。扫盲活动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会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逐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