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5章 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第2/2页)

东林党人虽然人才辈出,但这个集团太过庞大,大部分人都是只会满口文章,脱离实际的清流,明朝的灭亡很大方面是因为‘文人误国’造成的。长期上层的奢华生活,使得很多东林党人不知道民间的疾苦。讲起大道理有一套,真的实际行动没有,对整个国家的挽救政策一个都没有,可笑的是,他们却掌握着整个国家的权利。

明朝的科举制度,尤其是八股文,使得士大夫在社会的地位抬得过高,就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极端观念。士大夫集团对于手工艺者、商人态度尤为鄙视,他们在享有这些下等人劳动成果同时,又鄙视这些人,大大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可以这么说,大明的士大夫阶层从根子上就烂掉了,至少我们远东公司是指望不上这些大明的文人。”

周比利也点了点头,深以为然地说道:“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经常深入大明境内,所以对大明的士绅文人我接触的比较多。远东不说,就说卢象升吧,他在沈阳的那几天,我专门领他去了沈阳郊外一个农户家借宿,让我对这个时代的文人,彻底的失望了。当然,卢象升的品行无可挑剔,至少在这个时代是这样,忠君爱国,足以名留青史。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终究还是一个读书人,是大明广大士绅阶层的一员,本质上和我们格格不入。这种情况不怪他,是时代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