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鞋子落地的那一声巨响(第4/6页)

武则天对“二张”的维护、包容让朝廷内部那些有心杀贼的人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只要武则天活在这个世上一天,就没有人能够动得了张氏兄弟。

在法律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张柬之以武力兵谏逼宫的主张逐渐占据了上风。对“二张”的憎恨,对朝政的失望,对时局的忧虑,最终战胜了对铁血君王的恐惧,君臣之间的敌对态势终于发展到了白热化阶段。

武则天的病情一直没有起色。新年伊始,她出人意料地下令废弃使用四年之久的年号“长安”,改元“神龙”。“神龙见首不见尾”,以之为年号不免有几分不祥之意,这大概是武皇一时心情恶劣的产物。

尽管如此,她仍然试图与大臣们改善关系,开年便宣布接受宰相崔玄暐及司刑少卿桓彦范的意见,大赦天下,自文明元年以来的罪犯(公元684年,武则天废中宗囚睿宗,改元文明),如果不是徐敬业扬州之乱或李唐宗室起兵的主谋魁首,皆在宽宥之列。这是她独掌天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平反活动。

崔玄暐与桓彦范都是力主将“二张”治罪的大臣,武则天此举有一定的和解意味,也是希望能在她生前了结恩怨,实现政局的平稳过渡。但她万万没有想到,针对她的罗网已经布置停当,并在悄悄收拢。

张柬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策划神龙宫变的,现在已经无考,只知他反武拥李的立场从未改变过,刚刚入阁拜相便着手在禁军中安插亲信。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武则天在狄仁杰、姚崇的再三举荐下提拔他为宰相,就是为自己打开了一扇死亡之门。张柬之与武则天年纪相仿,性格上都倔强执着。但是再强的人也抵不过时间的消磨,此时的武则天缠绵病榻已久。

一个人病得越久,内心的斗志也就会一层层地剥落。在生命进入倒计时的分分秒秒中,武则天考虑得会更深更远。可她已经无力再做任何抗争,就让一切都随风去吧。真的累了,一辈子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岂有不累之理?可作为同龄人的张柬之却是老当益壮,雄心万丈,一心要在自己生命结束前迸发出最绚烂的火花。

两位八十岁高龄的老人将迎来一次面对面的交锋,他们博弈的结果将决定一个伟大帝国的命运。

3

时光过得飞快,多事之冬也在冰雪消融的尽头远去。神都洛阳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

此时的武则天真的老了,宽宽的椭圆形的脸上布满了皱纹,看上去有些浮肿;黯淡的眼睛流露出对生的渴望和对死亡的恐惧。武则天身边仍然只有“二张”留侍。武则天和这两兄弟的关系,由于朝臣们短期内接踵而至的惨烈攻击,形成和以前迥然不同的感情,甚至有一种同生共死的悲壮味道。

对武则天而言,张易之、张昌宗已成为她精神与血肉的一部分。

神龙元年(705)的春节与往年大不相同。由于武则天身体不好,只是在正月初一,组织了在京正四品以上的重臣,到长生殿谒见了病中的女皇陛下。

短短半个时辰的接见时间,武则天竟然有些支撑不住,显得异常疲乏。她叮嘱了张柬之等几个宰相一些勤勉为政的话后,就挥挥手让大家各自散去。

朝臣们显得也很疲惫,该进谏的,都已经直谏过了。他们甚至不惜以命相谏,超越臣下本分地上奏谏言,可是这些忠贞大臣的意见却始终无法打动女皇。

他们知道,只要有武则天在,就没人动得了“二张”。朝臣们最担心的是,神志昏然的武则天会突然颁发让位于张昌宗的制敕。岁月不饶人,武则天伏枕养病,政令不通,朝臣们跟放了羊似的,趁着春节,你来我往,今天到你家,明天到我家,轮番喝起酒来。在朝臣们私底下的迎来送往中,一切看上去很美,帝国居然在这时候呈现出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