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 1592(下) 第十二章 丁酉再乱(第3/9页)

换句话说,就是成立开城与平壤经济特区,交给明朝官员按照明朝规矩托管,等到战事结束以后,再交还朝鲜。这个建议从实效来说,能够极大改善后勤状况,很有吸引力——可是地方政权更迭涉及到主权问题,太过敏感,所以万历特意写信给李昖,解释了一下,表明大明没别的意思,就为种点粮食,只要打完仗就还给朝鲜。

李昖接到这个请求,悄悄叫来柳成龙商量。柳成龙一听,当即断然表示拒绝:“元朝设征东省于昌原,而久留贻弊;今此奏文,不须断然防之,只陈难行之事可矣!”居然拿大明与元朝相比,可见所谓的“小中华”,对大明也不是全然信赖,心里还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生怕被吞并。至于屯田带来的好处,他们不在乎或者假装没看见,反正那是明军的问题。

屯田的事就这么被朝鲜委婉地拒绝了,到了开战时,汉城把附近京畿道所有的口粮加种子多划拉到一起,存粮不过二十二万石米,二十二万石豆,打起仗来还得仰仗大明从山东和辽东运粮过来。

朝鲜求援的书信送到北京,大明朝廷上到万历,下到言官都颇为不平,觉得朝鲜人实在有点不识抬举。早帮你你不要,房子着火了你倒凑过来借水桶。朝廷为你国耗费钱粮军马,你们就这么不信任我们?咱们后面能看到,邢玠因为别的事给朝鲜国王下文申饬,口气十分恶劣,带着一种不耐烦的情绪,根子就在于热脸贴了冷屁股的结果。

屯田的事黄了,那么只能换一种办法去拖延日本人。杨镐在战争行将爆发前的五月,煞有其事地给秀吉写了一封信,劝诫他尽快收兵回国。

他在信中写道:“尔已六十余岁,寿命几何?子未足十龄,孤弱何恃?闻各岛之酋,俱觇尔隙,欲为复仇,报怨之举……一旦诸岛内变,若萧墙祸起,清正诸将,各个思欲为王,岂肯各居尔下耶,将来又肯居尔子之下者也!”

你已经六十多岁了,还能活多久?你儿子连十岁都没有吧?万一你死了,他们孤儿寡母靠谁去?你们日本岛上大大小小的诸侯,都等着你死了以后报仇呢。万一那些人野心勃勃打起来,就是一场不得了的内战,加藤清正那些人肯定各个都想当草头王,都不会甘居你之下,更不会甘心在你儿子,到时候可怎么办哟。

杨镐的预测,与秀吉死后的日本局势惊人地相似。先是加藤清正与石田三成的决裂,然后是东、西军在关原的会战,最后德川家康一步步逼近龟缩大阪城的丰臣秀赖与淀姬,结束了短命的丰臣政权,开创了德川幕府。

这倒不是什么特异功能。只要是人类社会,无论国情、政治体系、文化经济、意识形态的差异有多大,政治和利益的运转规律都大抵相同。杨镐这样浸淫于大明官僚体系许多年的专家,打仗不见得行,搞这一套分析那是行家里手。

历史上没留下秀吉看到这封信的反应——以秀吉那时的心性,估计看了也是嗤之以鼻——他更没有因此而中止战争的步伐,实在可惜了这一封预言书。

很快时间便推移到了七月十五日,丁酉再乱的第一个高潮。

从万历二十五年年初开始,日军部队源源不断地从九州经对马岛登陆朝鲜,持续了半年多的时间。这是日军最虚弱的半年,如果能够在对马与釜山之间的洋面予以截击,轻则打乱日军部署,重则直接废掉日军的这次攻势。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一支强大的水军。

这可真是撞到枪口上了。

朝鲜别的什么都缺,惟独不缺强大的水师。尽管李舜臣不在了,但朝鲜水师还是原本人马,中层与基层指挥官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舰船阵容比壬辰时还要庞大许多。

可奇怪的是,从一月十四日到七月十四日这六个月时间里,朝鲜水师却是纹丝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