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高瞻远瞩的堵胤锡(第2/3页)

堵胤锡还特别将孙子的名字改作“世明”、侄孙则改为“正明”,以示堵氏家族势必尽力效忠明室。

闰六月,隆武政权成立。八月,在何腾蛟的举荐下,堵胤锡得升为右副都御史,实授湖广巡抚。

按体制而言,堵胤锡应受何腾蛟节制,但堵胤锡的政治眼光不仅远胜何腾蛟,而且远胜对手佟养和。

何腾蛟与部分大顺军的“合营”及佟养和招抚李过等人所部大顺军的行动,都是为形势所迫,尤其是何腾蛟,一副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即使“合营”成功,还想方设法地对大顺军进行打压和排挤。

堵胤锡胸有兵甲、高瞻远瞩,他从大局着想,认识到只有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能才打败满清侵略者,大明才有中兴之望。

他听说大顺军各部屯集荆州、澧州一带,喜不自胜,对部下道:“朝廷离覆亡没有多少日子了,我愿单枪匹马前往荆州为国家招抚这支生力军,如果大事能成,则是仗赖大明列宗在上天保佑,如果不成,即是我堵胤锡以身殉国之日。”

当然,招抚大顺军这么大的一件事,他也不好绕过何腾蛟,所以,他先派人向何腾蛟报告,而不等何腾蛟回答,已派人到李过军营通报,说:其他人办事我不放心,我本人将亲自前往拜见李将军。

到了约定相见之日,堵胤锡果然只带领帐下执事数人由武陵过澧水,亲自到达李过营中,恭恭敬敬地拜见李过、高一功及李自成妻高夫人。

诚意,太有诚意了。

堵胤锡随后陈说天运、人心、兴废递变,更对李过等人谕以忠义,酾酒为誓,声泪痛激。

大顺军上下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样,没费太多工夫,双方就达成了“合师剿寇”协议。

回到常德,堵胤锡即遣武陵举人傅作霖赍前往福州为李过等请封伯爵,以示宠信。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堵胤锡这样的战略眼光的。

要不要封赏李过等人,在福州行在就出现了一番激烈的争论。

内阁大学士蒋德璟、路振飞、林增志等人一如何腾蛟般鼠目寸光,都反对说:“李贼破北京,罪在不赦,其党安得封拜?”

所幸翰林兼给事中张家玉、顾之俊等人有见识,他们联名上疏,力主加封,说:“吾皇上中兴就在这一举。据抚臣堵胤锡称李过、高一功等人原为李自成分守西北土地,倾慕我主上英明,悔罪投诚,转战千里,杀虏逾万,他们的作战能力已经显而易见了。抚臣堵胤锡单骑入营,其营中貔虎之士不下数万,足以气吞吴楚秦晋等地,这样一支百战雄师,正是上天派来资助陛下的。抚臣堵胤锡提出破格加恩李过、高一功侯伯等爵,朝中议论纷纷。臣却据此分外钦服抚臣堵胤锡之雄才大略。”

又说:“皇上自己估计一下,单以楚地现有兵力能不能歼灭北虏呢?并且,在歼灭北虏的基础上,又能不能歼灭李自成的残部呢?就算能做得到,也必须消耗数万粮饷,消耗数万兵力。这么一来,血战虽然达到目的,但楚地的兵力也已消耗殆尽,皇上想用一兵而不可得了。这么做,又怎么比得上不费一饷、不杀一人、一纸诏书而坐收数万精兵来得合算呢?!”

奏疏的结尾,着重强调:“恳请皇上感念事功难成,机会不再,大破平庸世俗之见,速下诏招抚。由堵胤锡入监其军,一鼓作气,会师金陵。”

御史钱邦芑也上言:“出空爵一日收三十万兵,免湖南百万生灵涂炭,抚臣此请良善。”

隆武帝是个进取之主,锐意中兴,与张家玉、钱邦芑等人的想法完全一致辞,迅速派马吉翔为使者前往湖广颁诏,赐李过名赤心,授御营前部左军,高一功名必正,为右军,并挂龙虎将军印,封列侯,号其营为“忠贞营”;封高氏为一品贞义夫人(一作英淑夫人),赐珠冠彩币,命有司在常德建坊,隆武帝亲为牌坊书写匾联,上联:朝廷风标万方;下联:尔门芳留百世;横批:淑赞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