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粤东三烈(二)(第2/3页)

因为从来没有上过战场,他太过兴奋,太过自信,以为己众敌寡,广州可以一击而定,竟然操之过急,不等七夕之期,而在初五日就督舟师四营薄城。

此举,确实杀得清军手足无措,一度夺下了清军铳台,并击杀清守台总兵孟辉。但先期失约,他不得不另派谍者进城联络。

结果谍者甫一入城,就被清兵所擒,内应很快暴露。

杨可观与杨景烨等人因此被卖遇害,花山义军全遭坑杀,内应被彻底摧毁。

佟养甲从陈子壮派来谍者口中知道陈子壮、陈邦彦等众大举来攻,虽然除去了城中内奸,但仍是无比紧张,其登城见旌旗蔽江,不由阵阵悲叹,连连跺脚说:“我死定了,我死定了。”

但,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广州城内的清军既被逼到了绝路,就只有豁出去死拼了。

佟养甲鼓动部将以大炮奋击,炮火猛烈,陈子壮赶紧麾舟急退,这一退,舟师的队形彻底乱了。

清军开城追击,大败陈子壮于白鹅潭。

陈子壮感觉收复广州已不可能,黯然撤军。

在五羊驿,他和前来会攻的陈邦彦军相遇。

陈邦彦听陈子壮述说了败情,虽然颇感遗憾,却毫不沮丧,正告陈子壮说:李成栋闻广州报警,必率舟师急返。我则伏兵于禺珠洲侧(今广州市黄埔区鱼珠),待其至,以火舟冲之,可以败敌。

从陈子壮不按时会攻广州的表现上,陈邦彦了解到他不习军旅,故而再三叮嘱:“敌人不一定会被我火舟所焚烧,一旦其顺江逃命奔突,请严阵以待。举飘着红色带子青旗的,是我的军队。”要求陈子壮届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务必辨明敌我双方旗号,以免被敌船撞乱阵势。

可惜的是,关键时刻,陈子壮还是酿成了大错。

当天半夜,李成栋军来了,陈邦彦部四下举火,焚毁巨舰十余艘,歼灭清兵千余人。

李成栋率余船奔逃,陈邦彦挥兵尾追。

陈子壮军回望千帆蔽空,疑为清军战舰,后军惊慌退却,阵形大乱。

佟养甲听得城外杀声崩天,知是李成栋军来,命人在城头擂鼓助战,李成栋尾随陈子壮军乱杀,陈子壮指挥无力,全军溃散。

偏偏老天不长眼,李成栋军刚刚驱散了陈子壮军,大风转向,波浪逆拍,城内佟养甲军又歘然而出,与李成栋军合兵一处,乘风顺流返击陈邦彦军。

陈邦彦孤军难敌,只好且战且走,再攻广州之役全面失败。

陈邦彦军虽从广州退走,却克三水、据胥江、破新会、复高明。

佟养甲、李成栋决定对陈邦彦军进行重点打击。

这年九月,李成栋率大军直迫陈邦彦的驻地清远。

陈邦彦整军迎战,不利,精锐损失殆尽,清远遂被围困。

李成栋数攻不下,大怒,命人猛挖地道,疯狂地埋放火药。

九月二十日,城崩。

陈邦彦率残部与清军巷战,身遭三刃,入朱氏园中,题诗于壁:“平生报国怀深,望断西方好音。已共苌弘化碧,还同屈子俱沉。”准备效仿屈原自沉报国,诗刚题毕,清军已至,将其押赴广州。

佟养甲命人医治,馈送食品,问陈子壮所在,不答。

在狱中五日,或慨然赋诗,或自书生平。

九月二十八日,临刑作歌日:“天造兮多艰,时哉不我与。我后兮何之,我躬兮独苦。”卒年四十五岁。

十月二十五日,李成栋侦知陈子壮驻军于高明,遂率军大举进攻,城破,陈子壮在亲从死护下从西门逃出,径往三洲(今高明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探母。

母亲朱氏闻高明城破,从容自缢赴死。

陈子壮至孝之人,坚持留下葬母,被俘。

回到广州,丧心病狂的李成栋集布、按三司说:“若依国法,子壮应剐三千六百刀,今折下十倍,三百六十刀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