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清剿计划(第2/6页)

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苏联元帅,内务部部长,秘密警察首脑。斯大林去世后,他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被逮捕并枪决。

阿巴库莫夫是这支队伍的领导者,他是二等国家安全委员。1943年4月,阿巴库莫夫被贝利亚任命为“锄奸团”组织的最高长官,那是在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束后不久。作为“锄奸团”组织的首脑,贝利亚派阿巴库莫夫到东普鲁士来,作为“清剿行动”的环节,在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的后方执行秘密行动。这支秘密警察部队有1.2万人,他们直接受控于阿巴库莫夫。他们的人数比任何一支跟随苏军的警察部队都要多,甚至也超过了朱可夫的军队下辖的秘密警察部队人数。

德国境内的道路满是积雪,十分泥泞。阿巴库莫夫领导的秘密警察部队此时已经开始下车封锁道路。接着,他又给贝利亚写了报告,而他的“锄奸团”也开始组织军官们进行检查工作。面对一些即将来临的突发事件,他们显得非常小心,特别是德国人在拉斯登堡设下了一个圈套。在“狼穴”的入口处,左边是个兵营,右边有几座碉堡,走到里面可以看到一些地雷和伪装物。随后,“锄奸团”开始组织士兵四处搜寻一些希特勒亲卫营的军装和肩章。虽说这仅仅是一支亲卫营,但是它的兵力早已达到了一个加强旅的水平。因为早在1年前,希特勒就担心苏军的空降兵会突然到达这里,这曾让他感到惶惶不可终日。

“锄奸团”继续前行,道路逐渐延伸到了森林里,尽管十分隐蔽,但道路两旁的路标还是清晰可见。翻译官跑上前去认真看着路牌上的字,然后回到阿巴库莫夫身边说道:“小心地雷,不得走下公路。”阿巴库莫夫认真做着笔记,并且把这些细节全部写进了给贝利亚的报告,当然这些报告最后还是要交给斯大林。这位苏联领袖最喜欢研究希特勒的各种生活细节,所以一切相关内容都必须写进去。

从斯大林格勒会战开始,一直到1945年初,苏军俘虏了大批的德军军官。尽管对他们进行过多次审讯,但苏军对这里仍然一无所知。苏军花了2个星期的时间,才找到这个4平方千米的小地方。这里的伪装非常完美,为了对抗空中侦察,道路建筑上方都覆盖了一层绿色的伪装网,而一些道路上布满了树木。甚至高达30多米的观察哨也被伪装成松树,露在外面的照明灯都安装了蓝黑色的灯泡。

“锄奸团”越过了第1道外围区域。高大的围墙,密集的铁丝网,大片的雷区,这就是最真实的写照。经过一号门的时候,所有的地堡都被炸毁,这是在去年11月份,希特勒离开这里后做的决定。可是阿巴库莫夫并不知道这些碉堡究竟是什么时候被遗弃的。此后,“锄奸团”又越过了第2道、第3道高墙,最后他们来到了中心区域。一座安了装甲铁门的巨大碉堡挡在他们面前,当他们走进去的时候,发现里面是个能容纳80辆汽车的地下车库。

阿巴库莫夫带着“锄奸团”继续往里走,径直来到一个房间,里面的装饰非常简单,旁边是一个空的保险柜。他们发现,这里是集中营和修道院的混合体。阿巴库莫夫非常兴奋,他带着“锄奸团”的军官们继续寻找,然而他们不敢肯定这就是他们要找的地方。忽然一个写着“元首国防军副官”的牌子映入大家眼里。而另外一间屋子的墙上挂着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合影,阿巴库莫夫和他的“锄奸团”终于肯定这个房间是纳粹头子的住处。

他们走进屋子,看着曾经是希特勒指挥他的德意志军队对苏联发起战争的地方,阿巴库莫夫不知道怎样形容自己的感受。面前这座钢筋混凝土的建筑规模简直让人吃惊,他忽然有个想法,也许斯大林同志也该有一座同样的建筑。他在给贝利亚的报告中称:“如果我们伟大的领袖斯大林来到希特勒的司令部,亲眼看到设计精良的碉堡,他一定会造一座同样的碉堡。”因为阿巴库莫夫知道,即使现在他们离胜利已经不远了,但他们的领袖同他们的敌人一样,依然缺乏足够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