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2/7页)

顾客们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免不了也要回敬几句。久恩尼塔·海多克就很风趣地说:“你一定要在十二点以前送到,要不然我就揪你那个新来的送货员的头发。”但是卡萝尔过去就没有胆量开这种熟不拘礼的玩笑,现在她心里更明白,她一辈子也不会开这样的玩笑了。这种胆怯的心理,久而久之使她养成了到阿克塞尔·埃格的铺子买东西的习惯。

阿克塞尔在镇上虽不受人敬重,但也不会有人对他粗野无礼。他至今还是一个外来人,而他也甘之如饴。他这个人做事既不灵活,遇事也不好奇。他的店堂比十字路口的任何一家商店都要乱七八糟。店里的商品,除了阿克塞尔本人以外,谁都无法找到。就拿童袜这一类货品来说,有一部分放在售货架上,用一块单子盖着,一部分放在一个装松脆姜饼的洋铁筒里,剩下来的就通通堆在一只面粉桶上,好像是一窝子黑头蛇似的,而面粉桶的四周,则摆着一些扫帚,挪威文版《圣经》、鲈鱼干、几箱杏子,还有一双半伐木工人穿的橡胶底的皮靴。店堂里挤满了斯堪的纳维亚农妇,她们头上包着围巾,身上穿着老式的淡黄略带褐色的羊腿肚皮做的短外套,兀自站在那里,正等着她们的丈夫回来。她们说的是挪威语或者是瑞典语,茫然不知所措地直瞅着卡萝尔。卡萝尔看见她们,心里舒坦一些,至少她们并没有在低声贴耳地说她是一个喜欢装腔作势的娘儿们。

可是,她却认为阿克塞尔·埃格的铺子“很美,而且富于罗曼蒂克情调”。

现在她感到最最坐立不安的,还是自己的穿着。

有一次,她上街买东西,居然放胆穿上了那套崭新的黄黑两色绣花领口的方格子花样的衣服,这一下子无异于邀请戈镇上的男女老少(他们对别的什么都不感兴趣,只知道一味打听新衣服的价钱)一块儿来对她评头品足了。不错,她的这套衣服的确很漂亮,线条花纹特别优美动人,戈镇人所穿的那种橙黄色的和粉红色的长袍子简直没法望其项背。博加特寡妇从她的门廊里瞪大眼睛直瞅着,仿佛在说:“哦,像她那样的衣服,我活了一辈子都没见过!”在专售纽扣针线的杂货铺里,麦加农太太突然拦住卡萝尔说:“我的天哪,你这身衣服真帅,价钱一定贵得吓人吧?”有一群男孩子正在药房门前瞎转悠,一看见她走过来,就说:“嘿,胖娘儿们,让我们在你后背上下盘棋,好不好?”卡萝尔听了实在受不了,在顽童的窃笑声中,她拉起皮大衣罩住新衣服,把大衣扣子也给扣了起来。

现在是谁最使她感到恼怒呢?不是别人,正是那一伙瞪着大眼睛看她的花花公子,浮浪子弟。

她一直以为,乡下自然景色优美,空气新鲜,又有可供垂钓和游泳的湖泊,比人工修造的大城市更加有益于健康,但是,只要她一瞥见那群年纪在十四到二十岁之间的男孩子闲荡在戴尔药房门前的情景,她就感到恶心。那些男孩子抽着烟卷,展示着“花里胡哨”的时兴皮鞋、紫色领带和镶着钻石般纽扣的短外套,嘴里吹着口哨,赶上有少女路过那里,他们总是像猫一样咪咪地叫:“噢哟哟,你这个迷人的小姑娘!”

她看到他们在德尔·斯纳弗林理发馆后面的一个臭气冲天的房间里聚赌打弹子球,在“鱼肉熏制工场”里呼幺喝六地掷骰子,要不就团团围住明尼玛喜旅馆酒吧间的侍者伯特·泰比,听他讲“有味儿”的故事。每当玫瑰宫电影院银幕上出现一个爱情镜头,她就听到他们一个劲儿咂嘴唇的声音。在希腊糖果店的柜台跟前,他们一面吃烂香蕉、酸樱桃、掼奶油和果子冻冰淇淋,一面彼此尖声喊叫:“嘿,不要打搅我!”“去你妈的蛋,瞧,你差点儿把杯子给打翻了。”“老子玩命去了。”“嘿,要是你那臭烘烘的烟卷再沾一下我的冰淇淋,我就剥你的皮!”“哦,巴蒂,昨儿晚上你和蒂丽·麦圭尔跳舞惬意吗?紧紧地搂着她,伙计,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