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9章 陶商求援(第2/3页)

而且这家伙的嘴皮子不错,心眼又多,这事交给他办应该是八九不离十。

陶商轻轻的向陶谦点了点头。

陶谦满意的道:“既然如此,元龙,此事就交给你办了,事成之后,老夫必有重赏。”

陈登随即承诺:保证完成任务,万无一失。

糜竺颇是忧虑的道:“兖州士族纵然可以联络,但凉州的那些流浪狗……”

陶谦张大了嘴,诧异的看着糜竺,忽然想不到这话居然会从他的嘴里说出来。

糜竺咳嗽了几声,尴尬的改了口风。

“我是说,凉州的诸将,又由谁去联络的好?咱们徐州人,跟他们可不熟呢,而且大家昔日也都是敌人,他们真的肯听咱们的话?”

陶商笑着道:“徐州人跟他们不熟,但昔日同僚之间,熟悉的交情应该还是有的吧!”

一语点醒梦中人。

众人的眼光随着陶商的话,都齐齐的落在了那名带着青铜面具的高大将领身上。

徐荣!

徐荣沉默了一会,方才缓缓道:“末将当初在董相国帐下之时,亦是只与李傕和张济等人相厚,至于吕布和郭阿多、樊稠那些人,末将与他们的关系并不算很熟。”

陶商笑着道:“没关系,只要你能说动李傕或是张济他俩当中的任何一个人就可以,只要关中诸将当中有一个向兖州出兵,他们剩下的必然就会蜂拥而动……毕竟,当初从他们眼皮子底下把天子劫走、让他们沦落到要饭田地的人是曹操,眼下突然出现一个可以里应外合,抱负仇人的机会,以西凉诸将的小心眼,他们断然不会拒绝的。”

郭嘉亦是补充道:“而且用兖州的县城养兵,比起凉州的荒芜之地,那可是强的不是一点半点,关中诸将的眼力,这点还是有的。”

徐荣随即领命,道:“末将一会便去给李傕和张济写书信,阐明个中利弊。”

迁移沛国剩余民众,将兵马陈列其境,然后西向联合凉州诸将和兖州士族的事情都已落定,但陶商的心中还是感觉不踏实。

特别是一想起郭嘉口中,曹操列出十部兵马战将的强大阵容,那些人各个都不是等闲之辈,陶商想想就有些头疼。

就在这个时候,糜竺突然向陶谦谏言。

“使君,我们虽然做了布置,但远水难解近火,眼下曹操正在征调兵马和粮草往梁国,一时之间暂动不得,竺倒是有一计想要献给府君,为保我徐州另寻臂助,不知府君肯纳之否?”

陶谦急忙道:“别驾有何良策,但说无妨。”

糜竺清了清嗓子,道:“使君前一段写书信,邀袁绍相助解曹操之围,但时至今日,袁绍都不肯出手相助,眼下时局不定,使君不妨再找些别的人添兵相助吧。”

陶谦摸着白花花的胡子,犹豫道:“依别驾之意,咱们找谁为好?”

糜竺认真道:“青州刺史田楷,离我徐州地缘较近,可以为援。”

陶商闻言颇是犹疑。

“田楷是公孙瓒的附庸,而老夫是袁绍的附庸,公孙瓒与袁绍已经是势如水火,他如何肯出兵相助老夫?”

糜竺自信的道:“此事不难,袁绍虽与公孙瓒相争,但我徐州与他却从无过节,更何况公孙瓒在界桥,龙凑,巨马水惨遭三败,此刻对外也是想寻些臂助支持……糜某携带重礼,先往北海去见孔融孔文举,此人乃是当世大家,青州士族魁首,文名遍天下,我先说动他,再请孔融说动田楷和公孙瓒出兵,此事或许可成。”

糜竺的话令陶谦很是满意,群策群力才有希望,老头子表示深感安慰!

但陶商却有点懵了。

一听孔融,田楷,公孙瓒这些名字……

不知为何,他的脑海中就突然闪现出了一个故旧的人影!

那个当年在涿郡的大桑树下扬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的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