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1章 人格魅力(第3/4页)

“爹你不提我还差点忘了!”唐观忽然一拍大腿,道:“我得赶紧把大哥讲的《三国演义》誊写下来,若不赶紧写,我怕我忘了!”

说着,唐观三口两口把一碗饭吞进嘴里,鸡腿也是‘一口光’,风风火火地跑回了自己的书房,拿出笔墨纸砚又回来,对唐俭道:“爹,你要是想看,我写下一张,您就看一张,不必我解释,您自然能看出精妙来。”

唐俭让丫鬟把残羹撤去,指了指桌子,道:“行,你就在这写,你写,我看。”

“好嘞!”唐观应了一声,铺开宣纸,饱蘸浓墨,奋笔疾书;“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

唐俭只看了一句,便收起了轻视的神色,认真了起来。且不论文章如何,单是这一句‘诗’,便显出水平了。李牧不愧是李牧,敢自称大唐第一诗人的狂徒,确实是有本事,确实是才华横溢。

唐观进山谷之前是大唐日报的小编,写字的速度早已经练了出来。进入状态,运笔如飞。唐俭在旁边看着,不知不觉便入了神。

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血溅凤仪亭……一段段精彩剧情,让唐俭目不暇接,拍手称快,直呼过瘾!等唐观停笔,已经是月上梢头,孙氏何时走的,丫鬟何时点的灯,父子二人竟然毫无察觉。

此时桌上已经写了厚厚的一沓,剧情刚好到了关云长封金挂印,正是《三国演义》前期最精彩的剧情之一,唐俭看到关键处,唐观竟然停了,不由恼怒道:“写啊,后面呢?”

唐观活动了一下手腕,苦笑道:“爹,不是我不写,大哥就讲到这儿,他说下一段是‘过五关斩六将’,精彩至极,因为太精彩了,所以要留到年后再讲,我也想知道后面的剧情啊!”

“这……”唐俭气得吹胡子瞪眼,老好人此时的脾气也好不了了,恨声道:“混账李牧,断在这里,不上不下,真是叫人恼火!哎!真是恼啊!”

唐观嘻嘻笑道:“爹,要不你去找他问问,到底是哪五关,哪六将啊?”

“我……”唐俭正要说话,忽然想起李牧的脾气,他这个所谓的继父,还真不一定有面子。没好气地瞪了唐观一眼,道:“要问你去问,我没兴趣知道。”

“哦。”唐观了然点点头,道:“好吧,那等我知道了后面的剧情,也不用告诉爹知道了?”

“你敢!”

“爹还是想知道啊!”

“不想!”

……

王普家里。

王珪得知王普回来了,第一时间赶了过来。王普着人去天上人间买了一桌席面,与多日不见的大哥一起喝了一杯。

王珪对自己的这个纨绔幼弟,从小记挂。王普的脾气秉性,王珪再清楚不过,本也没指望他能躲出息,让他去混在李牧身边,也不过是想借用他跟李牧不打不成交的交情,搭建一层关系网罢了。但这次看到王普,王珪的想法改变了。因为他看出了弟弟的改变,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王普也还是原来的王普,但他言语之中流露出的气息,却宛如换了个人一样,是真的不同了。

是该高兴,还是该担忧呢?

王珪人老成精,第一时间便想到了利弊。

利的一面,自然是不成器的弟弟终于能有点出息了。

弊的一面,他又有些担忧,万一王普在李牧身边日子久了,思想发生了转变。不再把太原王氏摆在第一位,反而成了李牧的马前卒——这样不能说完全不好,但对太原王氏的利益来说,肯定不能算是好事。

不过,看到弟弟终于有了改变。王珪还是很欣慰的,至少等他来日黄泉之下,再见到老父的时候,他可以有所交代了。

听着王普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山谷中的事情,王珪也可以察觉得出,虽然他是学生中年级最长的,体力不如年轻人好,但他一直在努力地追赶。这种上进心,是王珪不曾在王普身上感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