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赣南官员对大雨隐瞒不报延误最佳时机, 酿成大祸,自然严惩不贷。除了赣南的官员,南下的万宝园等人也将受到惩处。此事不必多说, 有罚自然有赏。

武德帝的赏赐比徐宴预料得更早到来。

关于这次治水和赣州瘟疫, 徐宴所作出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原先还在心里酸徐宴运道好, 靠裙带关系才爬到了如今的地位的人, 在见识徐宴的这番作为以后都一一闭嘴了。毕竟他们心中自诩才能不输徐宴,却也不敢夸口说自己能将瘟疫和治水两件事做到徐宴的程度。

即便能做到, 当时的情况,他们未必有那个魄力和先见之明事先预见瘟疫并妥善处置。

能力这种东西是口说无凭遇事见分晓的。他们如今手头的事都不一定做得尽善尽美。像治水和政治瘟疫这种大事,他们就更没有能力承担。这般一经比较, 彼此自然高下立见。

说酸话的人少了,嫉妒的人却更多了。毕竟这次事件过后,徐宴不出意外要晋升。他才将将踏足官场一年不到的时日,旁人这个年纪还在熬资历。偏生徐宴与众不同, 一次瘟疫便连升四级, 直接从六品修撰直接晋升为内阁侍读学士。

这个名分一定下来,徐宴便等于正式进入内阁。往后便是板上钉钉的内阁一员。

说来,大历的内阁与历史上内阁相似但不尽相同的。大历内阁是当初建朝时,晋王室祖上武将出身, 对治国并不是太精通。为了维持朝堂的稳定, 选择了当时比较擅长治理朝政的官员组建了内阁。内阁作为圣上的左右手,陈元都是身兼数职的。

徐宴也不例外, 除了提升为内阁侍读学士以外, 接任太府寺少卿一职,掌钱谷金帛主贷币。

他今年才将将过了弱冠之年,二十有一。这样的年岁在放眼望去满室华发的朝堂, 实属太年轻。朝堂之上,许多熬了十年二十年还未出头的官员,对于徐宴这突飞猛进的升迁速度,自然是不满的。依照大历官员升迁制度,于国于民有大功,方可连升三级。但一般连升三级者,也需要一个闲职过度。太府寺这样重要的职缺,怎么都不该分派到徐宴的头上。

圣旨一下,一片哗然。朝堂上下的官员都震动了。尤其是以禹王为首的官员,嫉妒得咬牙切齿。连番地进谏,痛斥武德帝揠苗助长,不顾伦常。

武德帝又岂是那等善于纳谏的明君?他素来唯吾独尊,肆意妄为。

且不说这些以为自己在朝堂有一定地位,身负重职,说话必定有分量的官员被武德帝骂得狗血淋头。有几个架势闹得大的,直接被武德帝定性为以下犯上,罚奉停职。他这一手露出来,吵吵嚷嚷的朝堂彻底安静了。再是争一口气也抵不上项上乌纱帽。

徐宴官职已定,月初便上任。且不说徐宴上任受到手下诸多为难,收服这帮子人还得多花心思。就说大历的朝堂,掩在祥和之下的矛盾还是渐渐浮出水面。

京中的诸多要职是被世家子弟占据。大历建朝不算太长,历时三代,到武德帝这一代才将将第三代。京中不少世家乃前朝就在的,枝繁叶茂,势力盘根错节。如今的九寺五监里充斥着京中世家势力。武德帝上位二十多年,从未想过铲除朝堂之上的世家势力。这一吐血,反倒有了动作。

功劳不属于一个人,所有冲在第一线的人都为此付出极大的努力。徐宴居头功,其他人也会论功行赏。

其他人先不多说,苏毓是无论如何都要赏的。毕竟这次事情苏毓所作所为,所有人都看在眼里。没有苏毓的慷慨解囊,不畏艰险,这次赣南的瘟疫不一定何时结束。

这么大的贡献,自然是大赏特赏。

她本身是皇家公主,武德帝与白皇后亲生的女儿。事实上,武德帝本就愧对于她。这一次赏赐,格外的别出心裁。不仅仅是食邑增加这么简单,武德帝划了金陵一代给苏毓。让苏毓从一个空有公主之名的皇家女,成了大历史上第一个有封地的公主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