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第2/3页)

瑞亚转向那些激动的观众们,她微笑着没有接哈维的话。是的,她当然知道这很了不起,但瑞亚觉得,还远远不够。

“这才是好莱坞第一部 真正的‘3D电影’!”

《纽约时报》率先喊出这个口号,就算《指环王》根本不需要特质眼镜,也没有放出关于3D电影的标签,但不少媒体还是使用了这个词语。

因为他们目前还找不出更确切的说法。这样的影视效果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个!

好莱坞很早之前就推出过3D电影,但是效果往往不理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廉价、荒谬”的代名词。

因为B级

恐怖片、视觉片都想用这个噱头吸引观众,尽管成片一般,但观众们总是一次又一次地积极体验所谓的“自然视角”。

3D热潮流行了一会儿,很快就因为质量糟糕、观影体验不佳的原因退出主流电影的视线。只有一些大厂还在尝试更进技术。

毕竟这种制作成本还非常高昂,不是所有制片公司都敢承担。

所以《指环王》的横空出世才会让媒体惊呼3D技术已经成熟——当然,严肃的电影人马上就指出,“这不是3D!”

“这是一项崭新的技术,虽然它还没有被命名,但也不应该被归结为3D。”

他们惊呼:“《指环王》会带来一场电影革命!”

不管这到底是什么,各大媒体的反响大楼空前热烈。每一个影评人都在争先恐后地写文章。

“有史以来的第一3D效果”标语响亮,简单易懂地勾引起所有观众的观影愿望。

于是在《星球大战》热映几个月以来,北美各大影院门前又一次排起了长队,争抢着《指环王》的电影票。

不少人都是在媒体狂轰滥炸下,抱着一种见证时代的感觉来到电影院的。这让票房的带动力变得非常强,年轻人带着朋友,丈夫带着妻子,母亲带着一家所有人。

根据芝加哥电影协会的调查显示,电影第一天的上座率就追平了首映时的《星球大战》。

而《指环王》的另一项数据则远远超过《星球大战》,这部电影二刷、三刷率高得离谱,这造成了长时间票房难求的现象级问题。

影院很快就在观众剧烈的抗议之下调整了排片,为了能将《指环王》安排更多的场次,他们主动降低上映好几个月的《星球大战》排片。

到底是什么这么吸引他们?

乔治·卢卡斯本人都走进电影院去看《指环王》。为了得到最佳的体验,他直接带着自己的朋友预定了一个包厢式的高级影院。

但直到他看完电影全片,他都没有在观影中说过一次话。

其实卢卡斯是想和自己的朋友聊两句,分析电影,才决定来这家能付费包场的影院。他不想打扰别人,结果他还真的连一只飞虫都没有打扰。

《星球大战》的拥有人目瞪口呆:“狗屎,裸眼3D技术,那些好莱坞

媒体还真的没夸大——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

史蒂芬,要不是这部电影上映,我们连自己被甩到了时代后面都不知道。”

卢卡斯的朋友沉思着,史蒂芬·斯皮尔伯格说:“再看一遍。”

两个佩戴眼镜的中老年人继续坐在座位上,还好他们有地位也有钱。

于是故事又一次从诱惑人心的魔戒讲起,《指环王》的LOGO跳出,重新拉开了电影的序幕。

来自原著,又脱离原著,剧情其实重理了一遍时间线,这一部的剧情被精炼得恰到好处。

就是主角无意间得到了一枚可以决定世界命运的魔戒,为了拯救世界,他踏上了护送戒指的旅途。一路上,他和各个种族的同伴联合,试图逃离反派魔王的大军抓捕……

就算是一个完全没看过书的人,也能很好读懂电影。

最致命的还是那异世界的逼真画面,一切都栩栩如生,自由散漫的霍比特人,暴躁易怒的矮人,优雅斯文的精灵,还有坚强复杂的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