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第3/6页)

观众彻底入戏,几乎和“佩吉”一样不敢置信地挑起眉,女人的手微微握起。

但即便是这样一个对比的角色,也是找来了表演口碑极佳、深受影评人喜爱的爱德华·诺顿。当镜头随着“佩吉”的视线拉近,男人的脸色有些尴尬。

“不,威廉·纳斯兰德,你不需要走,很明显,需要走的人是我。”她露齿一笑,英气地转头离开。

临走前,她没有忘记抢回自己的申请文件,“我想也不需要这个了!”

“佩吉”转身关门,她的独白台词接上之前被主管打断的话,“我的枪杀了无数个个纳.粹,我是认证过的顶级特工。”

“我经历战争,经历死亡,才和所有人一起迎接胜利。

我已经失去了很多,现在他们还想把我踢开,并且说服我接受,这没那么容易。”

门后面传来一些轻微的声音,一个“北冰洋”的词语跃入耳中。

“佩吉”的神情微变,她回头看了一眼紧闭的门,随后放下文件扭脸从办公室走掉,把自己关进了女士厕所。

她把手撑在隔间的门上,低下脸。就在观众以为她要整理情绪、表露悲伤的时候,背景音乐却陡然一转调,同时她的手臂曲起,用力一撑。

下一刻她的鞋底已经踩在另一边的门上,将自己往上送到打开的通风管道入口。这个动作拍得极其干脆轻盈,连外行的观众都能感受到衔接流畅的舒适和明快。

电影没有给出那么多的煽情时间。既然得到不正当的对待,那么她就用自己的方式来拿回原本属于自己的——

镜头没有在通风管道停留拖沓时间,在两三个迅速的切镜后飞快地转到领导办公室的上方,人们也顺着“佩吉”的视线向下探去。

“我知道他们在密谋一些事情,但我还是为他们的异想天开感到震惊。”

“原来不只是我一个人接受不了失去。有些人甚至想要为已经失去的重新寻找替代品。而他们竟然觉得是我无理取闹!”

在窥探视角下,杜里局长和同事弗莱德·戴维斯特工的一段对话已经表明,因为“美国队长”的死亡消息传开,为了不让象征消失使国内的士气受挫,杜鲁门政府在考虑打造新生代的“美国英雄”。

也就是新的“美国队长”。

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但很少被提起。在战后经济复苏的时期,不断地推出二代、三代“美国队长”,不过他们很快就停止了这么做。

因为当中的一些错误引发了糟糕的负面后果。这也是为什么“美国队长”既是一个绝对正确的政治寓意,又是一个不太好触碰的敏.感话题。

这不是什么机密。年轻一辈不知道,那个年代过来的美国人还记得发生了什么,佩吉·卡特的书里也提到这段往事。在电影里,这被称为“科学战略军团计划”。

尽管这已经做了修饰,但那些年长的观众们还是非常惊讶,电影剧组竟然敢从这段入手——

他们已经相当大胆了。

再出格一些,又有什么要紧。

对于了解不深的年轻受众而言,这同样也能很好地理解成“制造超级士兵”的阴谋,电影的剧情竟然承接了悬疑、科幻的主线,吊足了胃口。

在威廉·纳斯兰德拿着调任“战略科学军团”的文件离开时,“佩吉”趁机扫下一把灰,沾在西装前领上,这让她的同事不得不在出了办公室后转变方向去一趟洗手间。

而“佩吉”则趁机翻身落地,顺手拿起他放下的机密文件翻看。

顺滑畅快的调度让观众的眼睛根本不敢移开一秒。

只有那些真正经手过特工工作的人才能在欣赏剧情之外发出疑问:“……佩吉,你当时真的这么做了?”

“弗莱德把文件放在洗手台上,严格来说,这是他的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