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五章 给直升机刷经验(第2/2页)

连基本的市场基础都没有,再加上直-12和直-15自身的不足,两款直升机的销售成绩只能用惨淡来形容。

而直升机这类航空器就如同十几年后的智能手机一样,是个依靠市场刷经验的东西,只有在市场上摸爬滚打才能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一步步改进各个系统的配置,最终成一款成熟的经典之作。

美国和前苏联的直升机产业无不如此。

庄建业其实也想走美国和苏联的老路,依托国内把直-12和直-15两款直升机的经验刷满,就如同腾飞集团固定翼飞机的核心力作,运-15一样。

结果,庄建业的心是好的,奈何国内的直升机产业可不像运输类固定翼飞机,不说百家争鸣,也是诸侯林立,再加上欧美的民机,俄国的军机涌涌而入,蚕食成熟市场,令互掐的国内直升机制造商的处境是更加艰难。

以至于腾飞集团就算想复制运-15的成功都难,没办法,当时的运-15正好填补了高性能轻型运输机的空白,加上国际上同类产品价格虚高,国内友商产品尚未成熟,导致运-15成了蝎子粑粑独一份儿,这才给了腾飞集团狂刷经验的机会。

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完善机型和发动机,最终衍生出后来的运-15plus,运油-15,运-17,TRJ-500等一系列军用运输机和支线客机等机型。

有这么明显的成功案例,深谙刷经验之道的腾飞集团何尝不想在直升机上重现如今运-15的辉煌,问题是国内的情况如此,怎么办?只能把目光放到国外了。

于是在巴基斯坦和伊朗前来考察两款直升机时,腾飞集团就如同娇滴滴的小娘子,围着钢管使出了浑身解数。

就拿直-12直升机来说吧,本来这么一款4吨级的直升机,能承载2枚轻型反潜鱼雷就不错了,但腾飞集团为了凸显直-12在海上的独立作战能力,硬是加大了发动机功率,重新做了结构优化,生生的将四枚鱼雷装到挂架上,在巴基斯坦考察团眼前飞得那叫一个欢实。

看得巴基斯坦有关人员惊叹连连,不断询问当时亲自陪同的庄建业,这么做是不是真的具备实战能力。

庄建业怎么可能说装四枚鱼雷的直-12就是飞一飞的样子货,除非你把整套反潜搜索设备拆了还差不多,很不要脸的连连点头:“放心吧,别说装四枚鱼雷,就是装六枚也照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