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天地会, 除了武拂衣在历史故事中听过它的赫赫大名,其他人对这个名不经传的组织都不以为意。

尽管朝廷明令禁止民间私自结社,但谁都知道事实上屡禁不止。

底层劳工与游民结社, 为了互换哪里有赚钱短工的消息是再正常不过了。假设对这种组织草木皆兵,那真是看谁都像是贼了。

确实, 以目前的情况就事论事,天地会未成气候。

武拂衣却仍旧想去闹鬼的瓜县瞧一瞧。

“证据呢?别告诉是你的直觉。”

胤禛指了指地图, “原定的行程计划不包括武陵山, 往那里走至少比原定安排多用两个月时间。”

武拂衣没有说什么天地会与反清复明的关系。

时空差异会引发历史出现不一样的走向, 目前没有深入调查岂能盖棺定论。

她心里会对天地会有所防备,但要查实一番再与胤禛说。

否则以这厮的小心眼程度, 保不齐会对这一类的劳工互助组织全部打上必须铲除的标签。

万一到头来这个天地会不是史书里的天地会, 那岂不是冤枉人了。

为了这一证据,武陵山的瓜县也得去。

武拂衣拿出的理由与天地会无关。

她说:“昨天, 我和赵家送粮队闲聊, 粮队从湖南北部回来, 听闻常德府治下出了一桩极为凶残的命案。

贼人杀人取心, 以心肝炼制妖器, 说是给人偶给装上就能将它变活了。官府已经抓到穷凶极恶的犯人,那人江南口音, 姓黄。“

胤禛越听越耳熟,这个凶犯怎么像是计划中本欲去拜访的发明家黄履庄?

“当时在扬州被告之, 黄履庄来湖南访友,难道常德府抓的犯人是他?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隐情?”

胤禛自从意识到康熙在暗中扶植理学院,他对相关类型人才投入了更多关注。

将黄履庄所著的《奇器目略》通篇研读。

文章所现,是一个赤忱研究者对于大千世界的不断探索,以及满腔热情地付诸实践。

这人也做到了。将光学、力学、热学的知识是化于实物之中, 堪称大清奇人。

这般化腐朽为神奇的人物,哪怕不能请回京城,也希望给他大力投资,在江南搞出更多重要发明。

如今,黄履庄真能穷凶极恶到杀人剖尸,取人脏腑只为弄活一个木偶?

俗话说文如其人。尽管早知道文章与真人之间一定存在差异,但差距大到形如位于善恶两极,这也离谱了一些。

“我读《奇器目略》,确实提到了人偶制作。黄履庄提出一种假说,如果人偶赋予一种驱动力就让它能够不断行走。”

胤禛仔细回忆,“全书没有提过借助法术、符咒、借活人生机等等方外之术,而是假说人能不能借用雷电之力的庞大能量。他提出电学也能为人操纵,比如用金属导电。”

黄履庄将大量发明与假说记于书中。

考察小队在扬州见了部分实物,全部与黄的所著内容吻合。

一个人突然改变研究制作方向的可能性有多大?

而且这一更改变动竟是要动手杀人,与他以往几十年为人和善更是完全不符。

前后变化极大,着实可疑。

武拂衣也觉得可疑。

阳春子帮天地会驱鬼是在瓜县,瓜县是常德府辖区内,而分尸案也在同一范围内,两者有没有关系?

“黄履庄来湖南本是为了访友,现在却变成了凶残杀人犯。”

武拂衣问,“你就不想知道其中发生了什么变故?我想去看看,于公于私都不希望一位发明家蒙冤。如果真凶是他,也查明白内情。”

胤禛该果断时绝不拖拉,“吃了午饭就动身。”

从岳州城到常德府微服私访走了五天。没有朝廷允许快马疾驰的特许,好些路段不能快马加鞭。

县官不如现管,通过赵老爷子牵线,很快联系常德府监牢的牛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