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这家伙不会是认真的吧?(第2/4页)

要知道,苏27去年才正式服役,绝对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机。

不过刘青山看着谢尔盖灰蓝色的眼眸一本正经,显然不是在开玩笑,他也不由得郑重起来。

在刘青山的计划中,黑河这边的边贸分成三步走:首先自然是展开易货贸易,先捞取足够的资金。

再有就是获取一些特殊的资源或者物资,比如说,目前国内最缺少的数控机床之类的。

第三步,就是在对方解体之后,挖掘一些苏联的特殊人才。

苏联这个北方巨人轰然倒塌,当然有不少国家获益,吃得满嘴流油,所以刘青山也不介意捞上一笔。

看到眼前的谢尔盖神情笃定,于是刘青山就试探着询问道:

“谢尔盖同志,我需要一批机床,包括比较先进的数控机床,你能办到吗?”

苏联的数控机床,虽然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比岛国和米国差一些,但是跟国内相比,那还是领先许多。

在当时,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成立了一个“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专门限制把一些高精尖技术设备,输出到对立阵营。

而华夏,就是被限制的阵营中的一员。

这个机构,因为总部设在巴黎,所以被称为巴统,也有戏称为“八筒”的。

比如在八十年代,岛国那边就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东京机床事件,私自把四台九轴五联动数控螺旋桨铣床,秘密出口给了苏联。

从此,苏联生产出来的各种潜艇,噪音就变得极低。

曾几何时,米国海军嘲笑说:只要苏联的潜艇下海,就吵得他们睡不着觉。

现在好了,两国的核潜艇在直布罗陀海峡撞到一起,米国一方这才发现。

这下可惹怒了他们的米国爸爸,一番调查之后,弄清楚真相,从此巴统的管控就更加严格。

华夏想要从别的国家进口先进的数控机床,那根本就不可能,所以刘青山才打算在毛子身上试试。

他的计划是等几年,趁着解体之后的大混乱,再弄数控机床的。

不过眼下既然这个谢尔盖敢说大话,那么刘青山也就敢提要求。

果然,谢尔盖皱起眉头,微微摇摇头:“刘,我还以为你会要一架苏27呢。”

这下轮到刘青山心中震惊了:这家伙不会是认真的吧?

只听谢尔盖继续说道:“不过,我们不需要物资,也不要卢布,我们要美金。”

刘青山有点懂了:这帮家伙是准备捞一笔然后跑路吗?

因为苏联那边动荡不安,所以有些人就准备卷铺盖走人。

不过他们手里的卢布,到了西方可不好使,所以需要美金这样的硬通货。

刘青山想不通的是:这距离解体还有几年呢,这帮家伙就已经如此丧心病狂了吗?

看来,解体也绝不是偶然,人心思变,那就离变天不远喽。

这种大事,刘青山现在小胳膊小腿儿的,也根本管不了。

就算真能管的话,他也乐得旁观,一个旧势力的倒塌,自然会有新势力崛起,下一个崛起的,必然是华夏。

如果能够为加速国家的崛起,贡献一下自己的力量,那刘青山绝对义不容辞。

只是对方需要的美金,刘青山手头上还真不多,他就带了三十万美金,以备不时之需。

现在看来,那位谢尔盖胃口这么大,这点钱显然是无法满足他。

沉思一阵之后,刘青山这才开口:“谢尔盖同志,我需要筹集资金,这需要时间。”

谢尔盖也暗暗松了一口气,他还真担心对面这个年轻人没有那么大的财力,于是耸耸肩膀:

“刘,我可以给你一周的时间,这件事,要在阿穆尔河解冻之前,就完成交易。”

“好的,我会尽量的。”

刘青山点点头,他倒是明白,一个大型的数控机床,就一二百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