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三章 又来一个能闹腾的(第3/4页)

刘青山也思量一阵,然后问道:“咱们县养牛户一共有多少?”

老板叔接过话茬:“可是不少,养殖户最少上万家,估计也有四五万头奶牛。”

“就是因为牛奶太多,生产出来的奶粉,才卖不掉的。”

现在的企业,销售渠道有限,基本都是固定的,开发新市场的能力普遍不强。

所以产量上去了,销量还是原来那么多,就造成产品大量积压。

刘青山很快想明白原因,就笑着说道:“支书爷爷,咱们合作社投资是可以的,但是承包的话,也没有专人负责。”

大伙都点点头,合作社不缺钱,缺的是人手,所以刘青山的建议还是比较恰当的。

“青山,你的统一食品厂,能不能承包乳品厂?”张队长问道。

老板叔笑道:“青山的食品厂,还用咱们投资啊?”

大伙也都笑了,刘青山也乐呵呵地说道:“那就还是按照以前的老规矩,以合作社的名义,然后合作社再投资一部分,到时候享受百分之十的分红好了。”

碧水县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养殖奶牛事业,刘青山也不想叫它半途而废,那样的话,就太伤人了。

干脆就把乳品厂也归入到统一食品公司,然后争取继续扩大规模。

产品的种类也要继续丰富,除了奶粉,也可以生产更便捷的袋装鲜奶,另外也可以加工成奶片儿出售。

刘青山记得,那种一联一联的奶片,还是红火好些年的,小孩儿都喜欢吃。

至于加工奶片的生产线,应该也不太复杂,没有现成的,可以叫青鸟科技园区那边,尝试设计一下。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第二天,刘青山开车去碧水县,准备跟大姐商量商量。

好久没来食品厂了,厂子的规模,又扩大了不少,因为生产胡萝卜汁的厂子,也纳入进来。

刘青山当年比较有远见,把厂子设在县城外面,也方便扩大,其实这就是借鉴了后来工业园区的思路。

正是早上上班的时候,路上形成了浩大的自行车潮。

现在有个自行车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家家户户都成了必备品,甚至一家都有好几辆。

统一食品厂的产品也越来越丰富,除了火腿肠、方便面、出口的胡萝卜汁儿这三样主打产品外。

在南方开发出来的虾条、薯片之类,这边也都安装生产线,就近供应这边的市场。

所以职工数量也是最多的,加在一起,已经超过三千多名职工。

这也导致了,整个碧水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在周边县市,也是最高的。

自行车大军规模太庞大,所以刘青山的小轿车也开不快,索性就随着车流,慢慢往前磨蹭。

刘青山也不急,看着年轻的姑娘和小伙子那一张张笑脸,刘青山也很怀念这最后的纯真年代。

嘀嘀嘀,后面传来响亮的喇叭声。

只见一辆天蓝色的摩托车,发出悦耳的突突声,从轿车旁边的空隙挤了过去。

看着摩托车上边熟悉的商标,刘青山嘴角也微微翘起:这一款经典的神车,终于出来啦。

AX-100,这款摩托车,还真是令人怀念啊。

骑自行车的大军,也都羡慕地望着骑摩托车的,一辆车,七八千块,一般人还真买不起。

不过骑上这样一辆摩托车,还真是拉风啊。

刘青山好不容易随着车流开进工厂门口,索性将车停在旁边。

门口的警卫看到刘青山,连忙敬礼,都是退伍兵,看到刘青山都十分亲近。

尤其是前几天,他们还从报纸上看到,是眼前这位刘总,把航母捐献给国家,那就更加尊敬。

刘青山和他们聊了几句,便去大姐的办公楼。

走在工厂里面,只见运货的大卡车进进出出,忙而有序,整座工厂,充满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