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2/5页)

翼国公笑了笑,“也没忙什么,以前的旧友都回京过年了,连着几日约在酒楼宴饮,都是些人情往来的俗事。”

张淑仪朝孙贵妃一笑,“娘娘听听他的话,如今真是长大了,我还怕他不懂结交朋友,没想到竟日日有应酬。”

孙贵妃是个纤丽脱俗的美人,即便上了一点年纪,也仍有曼妙的风韵,笑道:“他今年十七了,只有你还当他是孩子。”一面指了指圈椅,“五哥,快坐下吧,今日让你阿娘请你进来,是有好消息要告诉你。”

这好消息是一捧火,让他的心都燃烧起来,可他不敢造次,更不敢显得轻浮,沉稳地道了声是,“今日一早就听见喜鹊叫呢,不知是什么好消息?”

张淑仪偏过身子,惯常先是一通开场白,“你如今不在禁中住了,一个人建了府,我总是不放心,早些娶妻生子安定下来,阿娘才能安稳过日子。今日贵妃娘娘替你保大媒,说合了一桩好亲事,我听了觉得很不错,就想把你叫进来,咱们这里商定了,再派人回禀你爹爹。”

孙贵妃牵了牵画帛,第 二回做媒也算有点经验了,上来先把姑娘一顿夸,“那小娘子是贵女,出身很有根底,且生得一副好相貌,待人接物也是一等一周全,与你很相配。细说来,你们是认得的,两下里又都到了议婚的年纪,良缘难觅,既然合适,千万别错过。所以今日我受人之托来说合,都说做媒是积德行善,成全你们之余,我也给自己攒些福报。”

保媒总有一套例行说辞,换了平常翼国公可能会有些不耐烦,但今日不一样,他空前地有耐性,心里暗忖着,大约是周大娘子特意托付了孙贵妃,否则孙贵妃如此清高的人,哪里会管那种闲事。

他向周大娘子投去了感激的目光,很庆幸她还愿意帮自己。早前他一直担心他母亲会因明妆无父无母而反对,但现在看来,似乎是杞人忧天了。

然而周大娘子却避开了他的视线,若无其事地低头饮了口茶。

那厢张淑仪还在说着,“这样很好,嘉国公与贵妃娘娘母家沾亲,不说贴着心肝,总是知根知底。且嘉国公早年有功勋,官家对他很是信任,朝中文武大臣也都敬重他,我们五哥有这样的岳家,是他的福气。那个应小娘子,太后圣诞那日随她母亲入禁中,我还见过一面,果真是好标致模样,人也落落大方,我看着很喜欢。”

翼国公的脑子“嗡”地一声炸了,闹了半天,她们口中那个姑娘并不是明妆,竟是应宝玥!

他不可置信地望向周大娘子,很想质问她究竟是怎么回事,可周大娘子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由头至尾并未提及应宝玥,这就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见他不言语,孙贵妃和张淑仪转头看向他,张淑仪道:“五哥,嘉国公家的小娘子你是认识的,你瞧她怎么样?要是喜欢,咱们就把人聘回家,好不好?你爹爹那里只管放心,他不问那许多,只要你看中就好。我想你今年封了国公,将来再有些建树,爵位还会抬一抬,偌大的家业需要一位能干的主母来主持,娶得贤内助,你不知要省力多少!我在禁中,照应不到你,若是有岳家看顾你,不光是你的福气,也是我的福气。”

三双眼睛都盯着他,众人在等他一个回答,可他却神不守舍,不便断然拒绝,只是勉强敷衍着,“……我还未想过娶亲的事,现在议论,太早了。”

孙贵妃失笑,“官家十七岁都有你大哥了,哪里早?你们生在帝王家,帝王家繁衍子嗣最要紧,早些定下亲事,让你阿娘放心,也是你做儿子的孝道。”

他茫然无措,到最后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张淑仪眼看孙贵妃有些下不来台,忙解围道:“这孩子这么大了,还是一味害羞,听说要给他说合媳妇,他就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