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触而可及(第2/3页)

陈一闻呼出界面,调用了一个预设的程序,天元舱摄影棚内,突然另一个卓菲出现了,剧组传来一阵小小的惊叹,就连卓菲也愣住,看着眼前这个扮相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但她很清楚这是虚拟人,摄影棚虚拟了一个人物出现,和此时出现在他们面前的高树人导演一样,不过仍然可以区别他们,那就是他们身体边缘都有一道光边,这是天元舱全息投影的束光技术而导致的边缘亮噪,这就是区分虚拟人和真实人的差别。

这时虚拟的卓菲上前,表演出了刚才的一幕,顿时让所有人眼前一亮,女主从刚才“击毙”所有歹徒的英飒中下来,又遇上上司斥责冒进,然后她这时候一个转折,那满脸的英气,转化为眨眼后明眸善睐的俏丽模样,她可以是笑傲江湖东方不败和令狐冲同饮一壶酒的斜瞥,可以是朱茵那个看至尊宝的痴迷。

“但我的方法最快!”

而后人物转身,给众人留下一个盈盈的背影,继而渐渐消失。

那样子,尽管是自己的虚拟人的演绎,但作为女主的卓菲也看得呆了,这简直……真的是自己可以做出来的神形吗?

如果此时高树人只是一个普通导演,他在旁边说戏,释角,演示,这其中最终还是得看演员的悟性,最终究竟呈现出什么模样,还是听天由命。

但是眼前,在天元舱摄影棚里,导演直接丢出了一个虚拟人,把此时应该展示的情绪和表情完整的演示了一遍。达成的效果,立即一目了然,比说多少遍多少描述还要更为精准。同时也能让全场知道这该是怎样的效果,这不只是对指导者的演示,对于搭戏对手戏的演员,也立即构建出了场景。和卓菲此时搭戏饰演上级的是个老演员,心头有了底之后,他立即就做出了调整,如果再来一次,他能表现得比之前更好。

而且更关键的是,要是仍然没领会到,高树人可以继续重现刚才虚拟人的表演,让演员现场领会。每一次,都能比照标准答桉演绎。

“这只是我的标准,”陈一闻化身的高树人对卓菲道,“如你所见,我用虚拟人就能做到很好的效果,如果演员未来想要不失业,那你们只能做得比这个还要好!我始终认为,真人表现演绎的东西,骨子里的灵魂,是虚拟人办不到的。很快拟真技术就要对现实生活进行大举进攻,未来会有人提出这一点,既然虚拟现实的东西,比现实更优秀更容易达成,那么为什么不大举淘汰掉现实的表演,而用算法达成呢?你们会面对这样的挑战,而如何证明真人有虚拟人不能达到的优势?那就得靠自己!”

卓菲和宁涛从未体验过这样的拍摄方式,外界针对他们年龄和资历的问题,认为高树人找这两位资历尚浅的人来拍新影片,这是干脆的摆烂,这影片没看是哪方投资,没有雄厚的资本背景,就是菠萝网的自制剧,大概率也是个小打小闹,交交任务。

人们的确可以有这样的揣度,而且合情合理。但是他们唯一没有想到的,是这部片居然是这样的拍摄方式。经过高树人的调教,两个主角,甚至这个剧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在这种创举式的拍摄方式下,发挥最大的潜能。

卓菲能感觉到自己想要变强的心,自看到自己虚拟人的“演技”过后,一方面是震惊,一方面是觉得,自己如果能真实表演中做到那种程度,那是何等的一种状态?

结束了一天的拍摄回到宿舍,卓菲仍然沉浸于今天的那种状态中,那一幕始终没过,明天继续。但人就是这样,当你攀上了更高的山峰,看到了美景,自然也就再不满足于征服矮坡。戴上智能眼镜,卓菲眼前出现了自己的虚拟人形象,重复着方才戏里的一幕,动作,形态,卓菲觉得自己都有些痴迷了,一遍遍看着对方的表演,而后,一开始努力效彷,近乎于笨拙,再往后,调动自己的面部肌肉,对着镜子,反复重现虚拟形象的表演,直至那种代入角色的感觉,开始慢慢地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