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一只加更君(第3/5页)

原来先前宁振也得知了俞星臣遇害的消息,吓了一跳,忙告诉了巫知县,两人便点了人马出城。

远远地望见众人,宁振对何知县交代了两句,打马上前,拱手抱拳,向着为首的陈献跟何副将等行礼。

陈献在马上还礼:“宁旅帅哪里得了消息,又何必亲自迎出城来?”

宁振道:“昨日便听闻特使一行到了沁州,今日必到海州,本来已经等候驾临了,谁知清早惊闻噩耗,我跟巫知县都魂不附体,本想赶到沁州,不料才要启程,就听说陈大人一行正往海州而来,这才索性半道相迎。”

何副将等人不免又斜睨陈献。

陈十九郎面不改色,似乎全不知道他人的怨念,道:“虽然事出意外,但毕竟正事要紧,何况斯人已逝,就算悲痛欲绝也自无用,还不如将俞巡检没办完的事尽快查明,也算是告慰他在天之灵了。”

“陈大人明白,言之有理。”宁振点头。

何副将等各自撇嘴,显然觉着他这般冠冕堂皇的话真真是虚伪至极。

于是迎接着众人进了海州城。

海州虽是临海边邑,却也是一座古城,城墙都是用青石垒成,因为靠近海边气候又湿润,城墙岩石上生着点点青苔,中间的“海州城”三个字,笔画遒劲有力,镌刻至深。

陈献抬头看了眼,回头对宁振道:“这海州也算是古城,临近海防,像是天然的屏障,我记得先前倭寇几度想要上岸,都在海州遇挫,无功而返,海州实在功不可没。”

这会儿巫知县在旁说道:“陈大人有所不知,这‘海州城’三个字,就是几十年前镇守海州的龚老将军亲笔所题,当年老将军镇守此地,倭寇每次来犯,都被打的落花流水,狼狈非常。如今老将军虽然仙逝,可百姓们说,有这三个字在,就是老将军的威风在,海州就如同有了一道护身符,倭寇依旧是不敢来侵犯的。”

陈献道:“龚老将军的威名,我辈也都听闻,十分敬仰。”说着他思忖:“我怎么隐隐地听说,是巫知县跟龚老将军有些亲戚相关?”

巫知县忙一笑,道:“陈大人怕是弄错了,跟老将军亲戚相关的,是宁旅帅。”

陈献看向旁边的宁振,宁振则含笑垂眸,有些谦虚地说道:“老将军正是末将的外祖父。”

陈十九郎把宁振从头到脚看了一遍,赞道:“怪不得宁旅帅气度不凡,原来竟是名将之后!失敬,失敬!”

大家进了城,在巫知县的衙门厅内落座,小厮奉茶。

巫知县道:“天色将晚,各位一路辛劳,我同宁旅帅已经略备了些酒水,还请各位用过晚饭,再做打算。”

何副将才要应声,不料陈献道:“趁着这会儿还有点天光,我想去看看尸首。”

这个人总是反其道行之,在座各位忍不住又都皱眉。

先前在沁州半宿惊魂,都没休息好,又见了俞巡检那般惨状,更是惊心,如今紧赶慢赶来了地方,也不叫人喘口气。

宁振踌躇:“这……那尸首可有点儿不好看。我们这是小城,原先也没有什么仵作,事发后,才从海宁府借了一位……他都有些受不了。”

陈献竟怀念起了杨仪在的日子,他一笑:“无妨,我看得。”说了这句,他对何副将等道:“几位就不必了,暂且在此歇息就是。”

何副将连敷衍都懒得:“能者多劳,请吧。”

巫知县左顾右盼,终于道:“那就有劳宁旅帅相陪陈大人?”

宁振站起身来,陪着陈献往外走去。

巫知县则留下来陪其他几位,叫小厮备饭,巫知县又问道:“俞巡检的事,到底如何,是意外,还是……”

何副将道:“倘若是意外,倒也不至于让人如此意难平。”

巫知县惊道:“当真是有人对俞巡检不利?那……可知是什么人如此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