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嘱咐(第2/3页)

王李氏为了让东西保存更久,没有做软和的馒头而是把粮食全部烙成饼,大人没事,可孩子吃着略微硬一些,现下既然有更好的选择,就没必要让双胞胎委屈自己的肠胃了。

现下双胞胎呆的竹筐有一圈布围着,空间不算小,正好可以帮助木槿遮挡一二。

今天晌午时,王李氏泡着水把饼喂给的双胞胎,大约是自从生下来就不曾吃过这种东西,双胞胎吃了几口便哭闹起来再不肯吃。

当时王李氏看得忧心忡忡,不知如何是好。

给双胞胎吃的杂粮饼还是她特地做的,绝大多数都是白面,和家里头人吃的杂粮饼完全不同。

看着王李氏这般,木槿借口说第一天上路,吉祥如意尚且不习惯,又趁着大家不注意喂了他们一点小米粥喝。

她是把小米粥装在水囊里头的,倒方便掩人耳目。

家里头两个水囊,一个被木槿用来给双胞胎喂食,一个用来放给自己冲泡好的奶粉。

经历过将近一年的休养,木槿才让这具身体恢复了一点元气,个子瞧着也长高了几厘米,王家众人只吃七八成饱,而且都是粗粮,这具身体刚受过大创不久,木槿可不敢随意糟蹋,所以她只好想方设法给这具身体补充营养。空间里的饼干或者蛋糕吃起来实在不方便,只能用冲泡的奶粉暂时顶着。

木槿喂完孩子便帮着一道收拾好碗筷。

人们吃饭极快,一方面是饿的,一方面就是怕旁人过来打秋风。

他们第一天出发,选的时间又在年后,倒不曾遇见其他灾民,但自己人也不得不防,再加上还有好多投奔过来的亲戚,人家真开口要的话,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所以只能狼吞虎咽吃下,他们觉得吃到肚子里的才真正算是自己的。

——

王宝兴家的车距离木槿他们隔着一家族人,途中没有太多交流的机会。

队伍里头除王家村村民之外还有各家亲戚们,王宝兴怕生乱子,生火造饭之前先往各处逛逛,确定一切如常才往王宝山这边过来。

同王宝山嘱咐几句,王宝兴问:“木槿那丫头呢?”

“木槿应当还在给两个孩子喂饭食。”

听罢,王宝兴多走两步往木槿这头走过来。

大伙早就把板车从牲口身上卸下来,崇文去给家里的牛喂草料去了,木槿就坐在车把手处喂孩子吃东西。

王宝兴:“不用起身,我来嘱咐你两句话就走。”

王宝兴跟王宝山亲堂兄弟,自然对他两边亲家有所了解,今天出发看到李富贵一家和周氏娘家不算意外,但没想到周大海家也一同过来了。

王宝山当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投奔老四(王宝山)家,王宝兴额外留意,看到周家人手里头压根没有多少粮食,所以总担心会出乱子。

刚刚他过来同老四嘱咐几句,现下准备再让木槿当个心。

“周家带的亲戚不少,到时候你们多加留心。你是个机灵的,只莫要再妇人之仁了,若真有乱子,赶紧往我家那头去找我。”

木槿答应地很爽快。

“不过咱们在此处人生地不熟的,大伙都累了一天,恐怕一个比一个睡得沉,您要不要再找几个人守着?”

木槿的意思是像之前大半年一样,安排人单独巡视,以免遇到贼人被人家一锅端。

虽然今天一天没有碰到难民,但再多走十天半个月肯定会同其他人相遇,他们在荒年还有牛车有粮食,实在太显眼了。

王宝兴还在犹豫。

主要是大伙都累了一天,尤其是男人们,大多拉车挑担子,已经够累,即使轮流值夜,隔个七八天就得熬上一整夜,铁打的身子都吃不消。

木槿:“若您担心这个,可以上半夜下半夜换着来,每次两人,出一个壮丁一个妇人便是。”

当然,就算他们乡下也有男女大防,出人的时候可以选当值汉子的婶子婆娘或者投奔过来的亲戚,这样既不至于让别人感到冒犯,还能有人在大伙睡熟时守着车队不至于被人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