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决定(第2/3页)

王宝兴紧张地拱拱手,说明自己的来意。

对面两个年轻人并没有为难他,年长些的说:“此地往东为胶阳,当地多以打渔为生,土地也尚算肥沃,虽不能大富大贵倒也吃喝不愁;至于往南,路途要比去胶阳远上不少,中途还要翻越一道大山,不过南边土地则更为肥沃,加上雨水充沛,是荒年里难得的好去处。”

王宝兴没想到年轻人居然会如此实诚与他说了这么多,再三躬身感谢。

接着他又问:“我们一路逃荒过来,遇见不少流民匪寇,不知往南走的话,那边可还太平?”

他身后的少年说:“两年前我去求学时尚且不见匪寇,但如今世道大变,行路总要加倍小心才对。”

王宝兴明白他们没有说谎,道谢之后打算离去。

木槿在身后拽拽他的衣袖,提醒王宝兴不要忘记打水的事。

队伍里所剩下的水已经不多,加上又在陵城停滞两日,消耗掉更多水源,所以打水之事显得更加迫切。

然而王宝兴迟迟不肯开口并非他忘记了,而是因为他明白大户人家忌讳多,自己若再纠缠下去,对方不耐烦怎么是好。

没想到两个年轻人好眼力见,居然注意到木槿的小动作。

“夫人可还有旁的想问?”

木槿是妇人打扮,所以对方理所应当地将她认作人妇。

木槿没有扭捏,她说:“我们沿途没有找到水源,如今手里剩下的水着实不多,能不能在您府里打点水呢?”

她明白这个请求有些冒昧,所以说完之后便低下头。

和在巷子里打水不一样,他们的水井在宅子里面,所以想要打水必须要进去,两个主事的年轻人显然也犹豫了。

他们在大门前能够看到车队数百人,府里加上家丁也不过才三十余人而已,假若车队真的包藏祸心,那全家老小恐怕就要遭殃。

见到兄长想要答应,年纪小些的少年说:“你们且把水桶拿到门口来吧,我让家中仆人过去替你们打。”

见到人家居然答应下来,木槿一个劲儿道谢。

前路漫漫,她实在没办法才觍着脸跟别人开口的,毕竟如果再找不到水,队伍中的人和牲畜就没有办法继续前进,光靠她手里有限的水源实在没办法撑到目的地。

知道族长他们不仅成功打探到消息,还给自己要到了水,车队里人人都带着喜悦把自家水桶递过去。

不过一刻钟功夫,几十个水桶就被整齐摆放在门前,与身后的朱漆大门极不协调。

与此同时,兄弟二人也回到内宅。

年长的青年把遇见的事同母亲妻子说起,他又说:“我见那群人举族出来避灾,虽体格消瘦,然而面色红润,应当不愁吃喝,领头的老翁举止亦十分得体,以前恐怕也是乡绅出身,我便允了他们要水的要求。”

“他们……还进宅子了?”妻子带着惧怕的表情问。

“没有,二郎让家丁们打完拎出去的。”

说完之后,众人才放下心来。

不过兄弟几个见到如此庞大的灾民车队,着实上起心来,这群人有足够的粮食不用出来劫掠,但倘若遇见规模庞大而又粮食不足的呢?

良善归良善,自己多做些防备才好。

——

退回到巷子时,王宝兴还与族人们感叹这户人家果然是行善积德之家,若没有他们,自己恐怕还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哩。

当初兄弟二人说话时,木槿就在旁边听着。

虽然这里和后世很多地名、习俗皆有差别,但大体背景却差不离,如果她没有猜错,胶阳应该是山东沿海,而他们口中的南方不出意外是在江浙。

江浙土地肥沃,而且一年两熟或者三熟,在农耕时代是顶好的去处,尤其现在是荒年,到处闹旱灾,江浙降水丰富,正好能够满足大家对水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