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大事(第4/8页)

会纺织粗布的人不少,然而纺织粗布与纺织精细丝绸的织机、法子却有差别,木槿没钱买生丝给她们练手,唯有用纺织丝绸的办法织粗布,最后出来的成品当然质量堪忧,不过木槿又不靠它赚钱,能起到教学作用就让她极满足了。

就在妇人们风风火火学手艺的功夫,年关渐渐靠近。

外头早半年就没有了集市,压根无法赶集采买物件。

王宝兴原本还想带领族人们去上回采买猪肉的明水村再买些回来,结果人家说几个月前被他们采买去的已经是最后一批,眼下再没有剩余啦。

王宝兴只好无功而返。

他用大力气把手里的拐杖戳到地上,竟戳出个婴儿拳头大小的土坑来。

“这世道简直不让人活命!”

王宝兴心里早就憋了口气,站在距离他几米外的木槿清楚王宝兴不过在借过年的由头发脾气而已。

毕竟过年都如此荒凉萧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不好的地方。

东小庄的村民亦感觉到山雨欲来的危机感。

大伙原是本分种地的庄户人,不饿死就成,脑子里装的事情有限。

持续两三年的灾荒以及后头逃命的日子却教会了他们如何未雨绸缪,明州城周遭的日子越发难过,许多人家靠着往年的积蓄才勉强存活,后头如何还不晓得哩。

东小庄没有菜和肉,人们就擀面条下了吃,面条有长寿的意思,他们希望全家人平平安安熬过人吃人的灾年。

而织女镇,则全然没有过年的意思。

乡民们手中的粮食还是从乔掌柜手里强买回来的,饶是如此照样不够吃用,大人孩子皆勒紧裤腰带,不被饿死已经足够欢喜,哪敢继续要求旁的呢。

乡民们经常抓上把粮食熬糊糊吃,里头有粮食有水,格外管饱。

即便只是水饱,过几个时辰又开始饿的要命,大伙依然乐此不疲采用这个法子。

陈寡妇感叹说:“没办法呐,转过年来还不晓得是啥年成,再大吃大喝就要被饿死啦!”

她没了丈夫,自己独自带麒麟过活吃过不少亏,陈寡妇却从不怨天尤人,她对自己当下的情形是极满意的。

当初她不光从乔掌柜处得来银子和粮食作为补偿,后头更在乡民族人们去乔掌柜家低价买粮食时掺和了把,家中有上千斤的存粮,再没有什么值得惧怕。

就连平日瞧她不起的几户人家,人口比陈寡妇家多好几口子,手中的粮食却比陈寡妇更少,现在别说讥笑,他们饿到连大声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说到此处,陈寡妇咬牙切齿地对木槿道:“自打孩子他爹没了,麒麟几个叔伯不帮衬我们便算了,还趁机将我家两亩地给占去,如今粮食不够吃才想起我家来,竟厚着脸皮管我要粮食!”

“你给他啦?”

“当然没给他,我拿笤帚把他们轰出去了。”

说到此处,陈寡妇才有种大仇得报的感觉。

她从前无依无靠,即使受到族人欺凌也不过在背地里抹眼泪,如今东小庄的人迁过来,陈寡妇又教给东小庄的妇人手艺活,她们不光不欺侮她,反而对她格外敬重,陈寡妇仿佛有了主心骨,说话做事也变得硬性起来。

当麒麟叔伯前来讨要粮食时,陈寡妇话都不许他们说几句,直接拿笤帚将人给赶了出去。

那时,她仿佛有种大仇得报的快慰。

陈寡妇边拾掇旁边的织布机边发牢骚:“被那伙子人欺压好几年,我今日才知道他们就是个纸糊的老虎,禁不得吓。”

经过这些时日的大起大落,陈寡妇总算看明白了,求人不如求己,里正从前总对族人们说大伙打断胳膊连着筋,遇事理应互相帮扶,陈寡妇心眼实在把话听进心里去,她觉得族人们欺负自己丧夫不时占小便宜不打紧,遇见大事总该帮扶她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