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饿死(第3/6页)

有粮媳妇心有戚戚焉,脸上露出同病相怜的表情。

木槿原本在笑,听见有粮媳妇的话,脸上笑容瞬间凝固,她肃然道:“嫂子你且同我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按理说,正常生老病死不会引起人们那样大的情绪波动,只因他们在西边就吃够缺衣少食的苦头、见过饿殍遍野的情形,对“饿死”二字委实有些敏感。

有粮媳妇凑近说道:“听织女镇几个同我相好的妇人说,没了的是他们陈氏宗族里头一个老婆子,养活下六个儿子,奈何无一成用,竟生生将老母给饿死啦!”

被饿死的老妇人与织女镇里正同辈,年轻时生了数十个孩子,最后养活下来的亦有六个,腰板挺得直直的,何况她家早年家境殷实,日子过得再舒爽不过了。

虽说往后几年因为给六个儿子娶妻生子近乎倾家荡产,可老夫妻想到再过几十年家族枝繁叶茂心里头便高兴不已,那可是关系到千秋万代的大事哩!

结果百年难得一见的灾荒来临,往日富庶无比的织女镇竟也会被饿到吃了上顿没下顿。

饥荒刚到来时,六个儿子还肯孝顺老娘些吃食,然而半年过去、一年过去……

儿子们孝顺的东西越发少了,且因着儿子多的缘故,大儿子觉得自家给的比老二多、老二又认为自家给的是六兄弟当中最多的,后头几个儿子不外乎觉得自己出的粮比其余几个兄弟多,时日久了,再没人肯给老娘吃食。

孩子爹早几年便去了,是看着满屋子痛哭流涕的儿孙含笑走的,他觉得儿孙这样多,他同老妻百年之后定然不缺香火祭祀。

老妇人快六十的年纪,在织女镇算老寿星,老到牙齿已经脱落得所剩无几,甭说干活,平日到村口同老伙计们唠嗑晒太阳尚且需要拄着拐杖花费许多力气。

她哪里还有多余的力气出去寻吃的。

今年收成极少,裹腹都不够用,儿孙们自顾不暇,压根没力气管老婆子。

等从乔掌柜处低价“买”来大几百斤粮食,家中婆娘却拦着不许给,婆娘有她的理由——

天灾似乎没有转好的迹象,一家老小就指望这些粮食过活呢,倘若给了老娘,自家恐怕就要喝西北风去喽。

见男人坐在门沿生闷气,婆娘说道:“你瞅瞅下头几个小的,从早年就不出一个子儿,当咱们是冤大头了。”

她家男人性子厚道,加上早几年日子经营红火,对爹娘并不吝啬。

且说七年前给老头子治丧一事,大头就是老大老二出的,愣是没让下头几个弟弟出银钱,等到将养老母,兄长们亦陷入无法填饱肚子的窘境,委实没有多余的力气接济母亲。

最后,还是老大牵头与弟弟们商量每家两个月粮食,轮流养老娘。

老四最不服气,他有他的道理。

他排行不上不下,上头的兄长是长子次子关系到宗族传承,自然得爹娘重视;老五老六又是小儿子,娘三十出头才保住他们,对老五老六亦十分偏宠,只有他跟老三不上不下地位格外尴尬。

既然不受重视,老三老四当然不愿与其他兄弟出同样的力气将养二老。

至于老五老六,也有他们的说法。

他两兄弟年纪最小,生下来时上头的兄长门已经长大,家中所有的好东西皆紧着两个弟弟,老五老六难免被养的娇气,他们理直气壮让兄长们冲在前头。

说出家中成功养活六个儿子且儿子们皆顺顺当当成家立业,哪有人不艳羡的,可里头的苦头只有活到最后却孤苦伶仃的老婆子知晓。

因儿子们始终谈不拢该谁出粮食、每个人应当出多少粮食,最后竟让老娘断了炊,只能拖着瘦弱的身体去荒郊野外寻野草野菜。

大约撑了三个来月,老婆子终究还是饿死了。

听织女镇的人说,并非死在家中,而是在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