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迁徙(第3/9页)

东小庄有喜欢挑事的无赖刺头不假,但更多的人老实本分甚至热心肠,木匠不相信他们是穷凶极恶之人。

东小庄那群汉子的武力他们见识过,个把个都是好手,带上他们之后再不用担心被外人劫了家当。

当然,带东小庄上路有旁的隐患,倘若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东小庄指定会上下一心先把织女镇坑害了。

所以到底带还是不带东小庄,是织女镇众人面临的巨大难题。

有明白人附和:“我们晓得去药山避难,旁的村子也晓得,离药山更近的说不准早就过去,还不如带上东小庄免得被他人欺负。”

此言刚出,就引得周遭人附和。

对啊,去药山躲避洪水的不只有织女镇,十里八乡很多村子都会过去,比起其他全然陌生且根基深厚的村子来说,他们与东小庄勉强算一根绳上的蚂蚱,带上东小庄那群年轻力壮的汉子总能多些保障。

与王宝兴相比,里正能力智慧均有所不及,但他到底算个明白人,思来想去还是派人去知会东小庄一声。

别说乡野之间,即使明州城里的路都是土路,不过略微宽敞平整些而已,每逢阴天下雨,土路格外难走。

织女镇派去东小庄报信的人脚底沾泥,淌着没过小腿的水往东边走去,费了好大功夫才来到王宝兴家中。

他们并不多言语,只将里正的话说给王宝兴听。

“你们打算往何处去?”

报信的人回道:“我们预备去药山,那处山头高些,总不至于被大水给冲走。”

王宝兴并不知道所谓的药山在何处,他拉着那人仔细问了许多话,临了才说:“你们何时走?我同你一道。”

“明日鸡鸣时分在岔道口汇合。”

王宝兴:“成。”

即使没有织女镇的人前来报信,王宝兴也知道他们是时候离开此处了,周遭的水越来越多,从刚刚没过脚底板到脚踝再到小腿肚、膝盖……

眼瞧着大水避无可避,必须去高处才能逃过一劫。

前几日他已经叫族里德高望重又有见识的人前来商议过,囿于大伙刚迁居不久、对织女镇附近不熟,压根不晓得何处有足够高又安全的地方可供躲避。

如今织女镇递过来的橄榄枝正是时候,王宝兴在仔细听完里正托人传的话之后就毫不犹豫决定与织女镇的人一起过去。

而且东小庄众人都是从尸山血海里拼出一条活路来的,几乎家家户户有把大刀,纵使织女镇人多势众,可并不是他们的对手,王宝兴不怕他们设置圈套。

眼下唯一令他心急的便属于明日一早就要离开,委实仓促了些。

王宝兴敲响家中的铜锣,这是他与族人们逃荒前就使用的联络方式。

果然,在铜锣声响起不久,人们就三三两两来到王宝兴处。

随着积水越发多,众人心里难免犯嘀咕,隐约能够猜到族长喊自家过去的目的。

饶是积水没膝且土路泥泞难行,他们照旧拖家带口往王宝兴家赶。

逃荒路上靠族长才能顺利来到南边,众人皆把王宝兴当做前行的主心骨,仿佛只要王宝兴还在,无论发生何事都能顺顺当当渡过。

看着院子里乌泱泱的人头,王宝兴皱眉:“怎的来了这么多人?”

在王宝兴看来,每户人家当家的过来就成,老人孩子着实没必要冒雨前来。

有人咧着嘴说:“族长,俺总归要过来听听你咋安排,否则心里不落意。”

王宝兴没在这个话题上纠结,他转头将决定说了:“方才里正派人过来跟我说,织女镇预备往二十里外的药山上躲避大水,问我们要不要同行,我寻思着如今既没有旁的法子,何不同织女镇一道过去。”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在他们眼里,族长的决定就没有错过,自家只消老实跟着族长走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