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是的,人都会变(第2/3页)

三夫人:……

她一时语塞,这种问题!她怎么回答得了?

她还在心中思考言语,而一侧的叶问已低下头,喃喃道:“婶婶不答,已是回答。”

三夫人也是看着叶问长大的,长久以来,她基本只见过少年神采飞扬的样子,何曾见他如此落寞,忍不住出言劝慰,叶问听了她的劝慰,抬眸,“婶婶,此事已无可能,但有许多事,我想请婶婶为我解惑。”

“何事?”

“若此番你来江南阻拦,而我仍固执己见,一意孤行定要与她……成亲,先斩后奏,我娘会如何呢?”

额,这个预设听起来真是相当可怕,二嫂虽然心眼子多,但若生米煮成熟饭了成了定论,“会认。”

三婶怕叶问昏了头采取此种方法,便加了一句:“你可得偿所愿,但那姑娘得吃大苦头。”

发生这样的事,二嫂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对新妇满意的。

“就算以后她变成了很好的人,精通诗词歌赋,孝敬长辈,操持内外井井有条也不会有所改观吗?”

“不会。”

“你说的这些并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事,你随意在京城选一闺秀,她们都可以做到。”

“可她不是京城闺秀,能做到这些说明她十分聪慧通透,定是下了苦功夫才能如此,婶婶不会动容吗?”

三夫人听到这里好像有点明白侄子想问什么了,“也许有人会动容,但有些时候,也会有人认为正是因为你选错了,所以如此简单的东西,她都要那样努力的学才能学会。”

叶问听罢,突然想到了当初秀秀同他说的那句话:齐大非偶,门第之差。

他现在只想酩酊醉一场,然后把此事彻底放下,不再去打扰她。

-

远在百里外川安县的陈延不知道府城里二三事,因着要告诉壮哥儿开宗祠的日子,陈延隔日决定驾马车去县城里走一趟。

见秀秀情绪不太高涨,陈延本想带着她一起去,被秀秀以长途跋涉后想要休息为由拒绝了。

她不想去,陈延也不勉强,只是把煮鸡蛋放在了她的床边,“想睡就多睡会儿,等回来的时候我给你带一串糖葫芦。”

“嘁,才不吃糖葫芦,我都不是小孩子了。”秀秀扒拉着被子。

“又不是只有小孩子才能吃糖葫芦,而且,秀秀你也不大。”他一语双关,“事情总会过去的。”

秀秀自己就懂事,说教得太多,只会让她难受,所以陈延讲完这句话后,就没再说话,他轻手轻脚走后,秀秀才把头上的被子扒了下来,定定地看着他的背影。

-

自去江南求学后,他好似再没有看过川安县十月的街道。

路上行人还是挺多的,随便逛了一圈,越靠近吕氏私塾那边,摊贩、商铺以及游人就越多。

果然,只有有举子的地方,才能刺激一些‘产业’蓬勃发展。

来都来了,陈延驾车路过当年卖豆羹和小吃的巷子后,突起兴致,悠闲地架着马车往前,本想看一看小时的时光、看看这个陈家人发家的起点,但人到目的地,发现情况好像有些不对。

小巷这边的客人,怎么这么少?

曾经挤满了人的小店,如今门可罗雀,三叔和三婶也不再前面招呼,只有一个身上挂着白巾子的矮个活计愁苦地站在那里。

他感觉有些不对。

陈延把这事儿记在了心里,准备到时候找吕夫子和族长打听一下。

昨日一见三婶,她穿着艳色锦缎,虽然缎子看着不是顶好的,价钱应也不会低,还有两个小孩子,穿得都是印花棉布。

虽然都是昂贵货,但陈延昨天只想着也许是三叔三婶手松、毕竟店里的生意好,挣的钱如果敞开了花,也是能铺张出金银首饰的。

但今个一看,这店可不像是门庭若市、日进斗金的样子,他们不管铺子,行事又铺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