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择婿(第4/6页)

高台之上的君主听着,也不觉得陈延逾距,反倒觉得自己对他的评价还低了些,少年英才,自请沤肥,何等胸襟?

这事儿要时间,得远着人干,陈延自然而然提出想请一段时间的假。

然天子未准,“这个时日请假不好。”

已至七月了,他明年还有新的安排,到时候推陈延上去,他在翰林院时就请长假容易被参,不过少年赤忱,做什么事情都风风火火,天子怕他等不及,鲜见的自己透了点底给他,“再等等吧,待到年后就好了。”

陈延眼睛一亮,起身谢恩,“多谢陛下。”

君臣二人在养心殿同用完午膳,陈延才被小太监送回翰林院中。

至弘文馆,陈延嘴里咀嚼着年后二字,想着自己还可以再休息、准备一段时间。

-

七月休沐日很快到了,但陈延并没有如计划一般去姜府拜访。

因为姜大人擢升尚书,去姜府贺喜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许多人都被拒之门外,他这个时候上门,若被接见实在显眼。

是以,陈延只往姜府送上了一份自己精心挑选的礼物。

休沐日后的一个月,京城上下都很宁静,陈延则在下值后走访了一下京郊的庄子,使银子在京郊买了个小农庄和几亩地,以做试验之用。

除购买场地、准备物品之外,陈延还在心里复盘了一下‘沤肥’到底怎么沤的,虽然步骤简单,但他怕自己一次两次不能行,到时候浪费时间。

所以,他决定先弄个小的,大概半个平方那么大就可以,这个时间点,刚好测试一下种青菜或是萝卜。

不过再小在东区这边肯定也是不行的,这里位置小,居住密度大,周遭又是一些洁癖的读书人,所以他又在京城那边那买了个稍大些的院子。

虽然南边的地价不如西边,但京城居啥也不便宜,还买了田地和农庄,陈延攒了大半年的钱匣子又要见底了。

一切准备就绪,陈延决定正式的沤肥就从八月拜访完姜大人开始。

八月,上姜府庆贺的人还是很多,不过高职位的已经没有了,大都是些想拉关系的小官或是外地官员,想走吏部的路子回调。

这些人,姜定修一概是不理会的。

这个月的休沐日,他仅见了陈延,因为先前在宫内与天子手谈,陛下又夸了他。

这提及他的频率,都让姜定修有些惊心了。

想远了,听下面的后生贺完他晋升,姜大人刚想让他不必生疏,就见陈延又行了个大礼,姜大人心中正惊讶,就听到陈延来了一句‘学生此番上门,还是要感谢令千金救命之恩。’。

“救命之恩?”姜大人疑惑蹙眉。

陈延料想姜茵茵还没有把这件事儿告诉她爹,就简化了一下,把边城之事说给了姜定修听。

在听到自家女儿骑着高头大马,身入匪徒之中,以一敌三之后,姜大人的眉毛彻底纠了起来。

这孩子!

不过现在不是教训女儿的时候,他连忙向前走几步把陈延扶了起来,并不居功,“她自小闲不住,大抵是当时跟着卫家军日常巡逻、扫匪,倒当不得救命之恩。”

毕竟,男子与女子间涉一句救命之恩,总沾点绮丽的味道。更何况茵茵这还是‘杀匪救命之恩’,虽然是英雄之举,但……姜定修想想还是只能叹息。

陈延懂姜尚书的意思,没有强调这个,只言:“学生会将此事铭记在心。”

表达完谢意后,陈延看姜定修一副有事儿的样子,很懂眼色地告退了。

陈延走后,姜定修匆匆去了后院夫人那里,八月秋高气爽,正是练武的好时候,姜夫人正和女儿姜茵茵一起在靶场射箭。

姜夫人本姓卫,虽生得端庄温婉,但却是个真正的将门虎女,擅书擅骑射,爱舞鞭子,不过年纪大了之后挥鞭子就少了,无它,容易闪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