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户部改革之事(第2/5页)

掌握了好方法,陈延在户部内有点如鱼得水的自如感,但今日,事刚过一半,他就被一脸深沉的周坤叫去了户部内堂(也就是侍郎办公室)。

“周大人。”陈延笑着同他打招呼。

对这位常出现在叶伯父身边的官员,他还是蛮有好感的。

周坤平日里也是笑吟吟的模样,但今日,他极严肃地看着他:“陈大人,你入户部之前,可曾详看过户部准则?”

怎么扯到这个,陈延点头,“下官细细看过。”入一门,经一门事,自不可大意。

“那你可还记得,户部准则明文,部内书文、账册,绝不可带回家中。”这是铁一样的纪律,“任何账册上的数字都不可记录带出户部。除非上呈陛下。”

带回去加班!也是不行的!

怎会突然跟他提起这个,陈延微顿,“下官知道,户部所系天下民生,一文一纸都很重要,也并未将书文账册带出户部。”难道有人举报这个?

没带出去?!

周坤定定看着陈延,问:“我听人说,你近来都是按时上下值?”

近来工作完成的不错,加上家里茵茵等着他回去讨论会所的事情,陈延就没有在户部多待,于是他点点头。

周坤:“且我听你旁边的员外郎说,你近来用算盘都用得极少?”

“是。”大部分都列式计算算掉了,只偶尔连加连减的时候,陈延会用上算盘。

那不就得了,在周坤看来,陈延之前核算的速度,已经是极快极快,快到户部一流人水平了,后来这速度——

就算是在户部待了十来年的人,也望尘莫及,更别提他了解情况的时候还听说陈延上值的时候悠哉悠哉,近来也不如之前那样着急忙慌。

再观他气色,也比之前更好。

一桩桩,一件件,无不指向着那曾发生过的事,他心下叹气,怎会如此呢?在农事司都熬了几年的实事人,尚书大人都看好的后辈、子侄,怎会如此?

莫不是他先前夸他快,所以他想更快做出成绩?或是他最近给他的书册太多,让他处理不及?才做出这种把账册带出户部,找人核算之事?

但整个来说,周坤相信,陈延的心不坏,所以,他还是有些耐心规劝,“清远,本官知道你初来乍到,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办快、做好,但户部准则不可犯,账册更不能带回家中——”

警告一番,这小子认错,便罢了。

不再犯,便过去吧。

他从未想过,陈延能独自在户部完成这些任务。

因为,实在是太逆天了。

而这边陈延听着听着,明白了,这是疑心他犯戒了,弄得他有些哭笑不得,言:“周大人,我并未将账册带回家中。一应核算步骤,我都是在户部衙门内完成的。”

正滔滔不绝的周坤停了下来,他瞅了瞅陈延细长、虽有些黑、但并不粗糙、甚至都没有摸出算盘茧的手,再看了看陈延还算年轻的面孔,蹙起了眉。

再度重复,陈延否认了。

此刻,他有点相信这是陈延自己在户部完成的了,毕竟,都到这个时候,他不可能再讲虚言。

但这若是真的,更不可思议的事就出现了。

他是怎么完成的?他是如何完成的?以这样前所未有的速度、前所未有的准、甚至是前所未有的悠哉悠哉。

这是一件极有价值,值得推广的事,周坤忍不住问出了声。

其实,陈延并没有想过在年前出这个风头,但上官既然问了,他也不可能遮遮掩掩,便把‘阿拉伯数字’、‘硬炭笔’、‘统筹表格’的事说了出来。

这涉及一点后世的概念,周坤听听不太懂,他叫陈延把自己的装备拿了过来,叫他当场掩饰了一遍。

怎么说呢,一些系统的东西,造了表、有了流程,都能变得更简单。

就例如这个江南府支出一览表,厚厚的一本账册上,有税收、粮税、商税、有拨款,水利建设等等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原本要自己一个个誊抄下来,用算盘加加减减,在稿纸上算好,再誊抄在户部下方的总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