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言商(第2/2页)

“瓷这个方向是对的,但现世官窑、民窑众多,瓷瓶要卖价,名窑不可少。”存世的、能卖出高价的名窑基本都是老窑,新窑想卖家,难矣。

他提出可以书画瓷结合……

反正先前炒画家也炒出来了。

陈延则摇头:“先前已有人花重金买过那画,若再复刻,落于瓷瓶上,画家难免给人一种沽名钓誉、沾于世俗之感。”

虽然大家都知道,不世俗是活不下去的,但受人追捧的画家,是不可以世俗的。

此言于清流世家中,更甚之。

这……

程瑞确实没考虑过这个,但,也不怕啊,没有那些书画家,咱们不还有?他往上指了指。

“恐怕不行。”陈延猜想陛下应该不会再公开为程瑞带货了,“陛下希望你去赚那些人的钱。一次站台是巧合,两次、三次,那些人会察觉的。”

“他们可以豪奢洒万金,但前提是不能摆在明面上。”陈延对此有所了解,“若察觉你是陛下授意的,很多生意就消失了。”

哪怕他们真的喜欢,真的舍得。

那这么一说的话,程瑞有些迟滞,如果不能借力,毫无人气来经营瓷,要在诸多名窑中杀出重围,的确很难。

“可他选……亦非上选,难道要继续去跑商?”

“稍等。”陈延的脑子里,其实已经有了另一种答案,只是需要再等等,“或许,三弟你还能不能等一个月的时间?”

“二哥你的意思是?”

“有些想法。”

凉亭春日谈,在陈延的有些想法中结束了。

回去的路上,茵茵忍不住问他,户部良才有什么想法,陈延道:“还是做器具,只不过不用瓷。”

“??”她惊讶,满眼疑问:“难不成用金银?”

“用这个,就算工艺巧夺天空,这——”

大户人家,也是不会买的,俗了。

“不用金银。”真敢想,卖这个得赔钱。

“那用什么?”

这东西,在后世其实遍地都是,曾经许许多多在书里遨游的前辈们也研究过,剔透晶莹,在阳光下能折射出七彩光芒的梦幻器物,玻璃。

当然,也可以为它套用一个高端、昂贵的名称,琉璃。

-

穿越三件套,玻璃水泥和肥皂。

大名做香胰子的手段已经不差,而且胰子是小民生产业,他们不打算沾手,水泥,陈延有听过配比,但没有仔细研究过,说不上来,唯有玻璃的制作方法,他后世考察清朝史的时候曾看过。

虽然做不出大型的玻璃加工厂,但弄一个吹玻璃的小作坊,那是绰绰有余的。

-

在京城待久,有姜家、卫家在身后,陈延报出信息后,很快找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在茵茵的陪嫁庄子上,弄了一个小作坊。

因为他信息数据给得准确,加上姜家的工匠也是有本事的能人,一切工具得当,玻璃液很快便被研究了出来。

就是这吹,极有讲究。

工匠这辈子干活就靠一双巧手,乍然要吹这长铁棍,很是无措,虽然听了主家说可以这样那样,那样这样,最后正式吹出来的东西,还只是一坨没有形状,泛着火石一般颜色的半固体。

这个时候,工匠只以为,自己的第一次试吹失败了。

但他还是严格按照了主家的要求,把吹好的‘坨坨物’,塞进了之前就规划好的冷却炉。然后迅速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吹制。

显然,这并不是一门简单的技术,工匠整整失败了一下午,然后思考,或许不是吹制的问题,和液体也有些关系?

又或者,他该同主家说一说,得请个吹糖人的回来。

吹和吹,总也是有些相性的?

不过他还是想等一等,这样的大事情,能自己做,他还是不想别人来分自己的羹。

再等等,再试试,他这么告诉自己。

而在工匠的纠结与迟疑中,由后来技术所带来的残缺的珍宝,已经在冷炉中,不知不觉,悄悄临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