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入京(第2/3页)

他看上去威压仍在,但陈延望见的,已经不是曾经皮毛顺滑,伏在地上肌肉强健,随时可以给人致命一击、带着勃勃生机的雄狮了。

而是一头餍足、庞大的猛兽。

他心一凛。

“爱卿。”成宇帝叫陈延坐在自己身边,“怎的瘦了这么多?”

不同的感觉,促使陈延说出了不同的话,他不曾卖惨,只简单叙述了一下奔波之路,再谈起祖母。

养育了自己许多年的祖母,而今一遭,祖父与祖母皆已辞世,死亡是每个人的终结,有祖父祖母,便有父母,便有……

陈延不禁泪洒当堂,这样累,是满怀悲切之情的,陛下见此,心中亦是大恸。

仿若能感受到臣子之悲,他宽慰了几句,陈延才逐渐恢复了平静,“是臣失礼了。”

“情之所至,何谈失礼。清远,此番你回来……”陛下说要谈谈授他的官位,陈延连连推拒,“陛下,臣此番谢恩后,还要赴江南见祖母,担职但人不至,恐耽大事,臣惶恐!”

“臣请待明年守丧后,再请陛下授官,臣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他跪在冰冷的石砖之上。

坦白来讲,他今日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踩在了陛下十分满意的点上。

不慕荣利、重情、不贪官,回来了便回来了。

这点子满意,很快令天气想起了昔日自己值壮年、平顶朝野内外、肃清贪官时,这孩子效的犬马之劳。

他是朕真心疼爱、喜欢的小辈,这样的认知令天子心倏得一软,终是放宽了心,但这关怀开口:“你也真是,清远何须计较这个,就是先到不在,后来来了,你也必将是整个衙门最认真的。”

“你便先往江南去,待明年回京,再与朕一叙这六年来,你在百理的趣事。”

“臣遵旨!”

陈延离宫后,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如流水般被送入了陈府中,大家这才惊觉,噢,陈延陈大人回来了,是为举孝奔丧而来。

千里奔波,将自己置之度外,以及,他的确很受陛下恩赏,虽在外,仍可称一句宠臣。

陈延已经回来,想做的已经做好了,姜大人那边自然就停了手,新的消息也冲去了旧日传闻,很快,那段不愉快的流言就逐渐消弭于风中了。

如此一遭,让人觉得好笑,读书人此生为求名,谁知道呢,风骨清名,也不过虚言。

在京城停了两三日,陈延没有听到陛下对百理的新任命,茵茵打听到京城这边有去江南的官船,二人把月儿托付给爹娘,便在九月初,女儿的泪眼之中,踏上了去江南的归乡之路。

远离京城的喧嚣,江南水乡,入目柔软。

这里是陈延的故乡,不过离得太久了,故乡也变得陌生了起来,只有故乡的人……不。

故乡的人,也不是一直都在的。

这是陈延在见到父母、兄弟、叔伯,见到祖母的牌位、祖父的坟茔之后,心头的第一想。

人,也是会消失的,他的目光扫过亲友,最终握紧了茵茵的手。

-

冬雪飘飘。

茵茵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寒冷的冬天,陈延戏称这是湿冷,和北方的干冷完全不同,穿衣服很难抵御这种攻击,只有一天到晚提个炭盆才能缓解一二。

这是陈延自入朝以来最放松的三个月,不必思前想后、不比殚精竭虑,身上什么担子也没有,想吃就吃,想喝就喝。

可以出入学堂为夫子,出入酒楼为浪子,出入闲山野水,看冬雪、泛舟府上,与心上人烹酒饮茶,与诗书为伴。

他在这样的日子里,逐渐品出了一些闲适,然后忽然明白,为什么很多人做官做到最后,都归隐了。

若能放下荣华富贵与权利,这样也挺不错。

不过,他还不到这个时候就是了,再等一等……姜家、卫家、陈家,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些地方还需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