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鱼类的最后一击(第2/2页)

为了达到这种效果,他的鲈鱼就不是普通的蒸制出来的,或者说不完全是!

而是先煮了以后,再蒸!

这种手法的前提条件很多,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在鱼汤里煮到半熟,已经吸收了其他鲈鱼精华的鲈鱼,到了什么地步再进行蒸制,蒸制的时间又要多少?

可以说这么一道简简单单的鲈鱼料理,实际上是最考验火候和眼力的。

因为在鱼入锅以后,火候到底在什么程度,就已经只能倚靠共鸣以及眼力了。

万一入汤吸收鲈鱼汤精华的鲈鱼正好吸收完了所有的味道,却已经错过了能够继续蒸制的时间点,那就是前功尽弃。

但如果提前捞出来鲈鱼,让鲈鱼本身吸收的同源鲜美味道又有所欠缺,便算得上是心机白费。

所以说这么一道料理对于赵扶余来说也是需要真正的精细把控。

甚至之前在烹饪肘子和鸭子的时候,都没有对鲈鱼动心思,怕的就是万一分心,会造成火候和味道上的偏差。

直到现在两道主菜相继完成,又有保温的手段,他才专心致志的将这鲈鱼放在了烹饪台上。

提前经过了腌制的鲈鱼,并没有下任何的盐,仅有葱姜料酒打成的酱汁用作去腥。

而此时赵扶余在将鲈鱼外表擦拭干净,就连那少许会带来腥味的粘液也用温热水擦拭掉以后,就将盐分轻柔的撒在了鲈鱼表面内外。

这一步其实是必须的,如果不破坏掉鲈鱼本有的细胞结构,那么进入了鲈鱼汤当中,什么也不会吸收。

只有缺少了才会需要补齐,不然已经充满了水份,它去哪里吸收东西?

除了少许的盐份以外,他还在鲈鱼内外稍微拍了一层薄薄的,不多只有少许少许几乎是看不见的淀粉,因为那些淀粉很快就被鲈鱼表面释放出的水份给渗透了。

这一点淀粉的存在,也是为了保护鲈鱼肉质鲜美的关键,有或者没有差距很大,口感上也会更多一丝嫩滑的感受。

可以说到了这一步就几乎是万事俱备了。

赵扶余也没有任何的迟疑,就将这一条鲈鱼投入了那略带黄白色的鲈鱼汤内,小火一直滚煮着鱼汤,被赵扶余开了花刀,鱼头扁平的鲈鱼进去后很快就舒展开来。

也就是这个时候,赵扶余盖上了盖子,将鱼汤直接撤离了火,另外一边一个蒸锅里面的水汽正奔腾着,里面正有一个空无一物的盘子正等待着食材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