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燕太妃(第2/5页)

宁氏明日要带着两个孙女进宫,府里的人几乎都知道。

进宫是好事,一来能见见世面,毕竟很多人这辈子都难进宫一趟,像沈氏有诰命在身,能和燕国公一块参加宴会,其他人,很难窥见天颜。

二来,先帝在时,燕太妃很得宠,有的是好东西,孟小娘觉着,让燕明玉燕明荞进宫,就是沈氏的主意,就是去拿东西的。

毕竟太妃无子,那么多的东西不给娘家人,给谁啊。

只可惜,燕明月去不成,不能进宫,孟小娘就让燕明月在家温书。

孟小娘没什么事,就坐在窗前绣花样子,一旁燕明芸在背诗,童音清脆,让孟小娘感到欣慰。

燕明泽昨日就开始看书了,他比二公子燕明烨还小一岁,生辰还小,算下来其实小一岁半呢。

不过,燕明泽已经是童生了,这回要考秀才,燕明轩是十二岁才考中秀才,若这次燕明泽能考上,怎么也扬眉吐气一番。

孟小娘记得燕明烨上回童生试就没考中,这次最好也考不上,不过她希望大公子考上,这样燕国公府越来越好,也能帮衬她的子女。燕明烨本来就是个草包,越是草包,公爷才会越看重明泽。

说到底她有个争气的儿子,有时想想,五姑娘再聪慧又如何,那不还是个姑娘,她能去考状元做官吗,就算再有本事,能有本事到那儿去?

但儿子就不一样了,等燕明泽考中秀才,再有几年考举人,那也算是国公府的顶梁柱,不比十个燕明荞强。

孟小娘还打算等些日子,说说上回点心的事儿。

这几日就让孩子们多看看书,燕国公喜欢学问好的,勤快些没坏处。

另一头,宁氏带着燕明荞燕明玉坐上了马车,马车一路向东北行,先过玄武门,再过朱雀门,慢悠悠驶了半个多时辰,这才到宫门口。

皇宫朱墙琉璃瓦,看着威严壮阔,宁氏穿着命妇装,到宫门口就下了马车,她们要走到燕太妃居住的重华殿。

引路的是个小太监,脸上带着笑模样,是燕太妃身边的人。

“太妃念老夫人念得紧呢。”

宁氏微微点了下头,宫规森严,在这儿一举一动都不能出错。

燕明荞和燕明玉走在后头,虽然好奇皇宫长啥样,但也没左顾右看,而是紧紧跟着祖母的脚步。

燕明玉从前去过故宫,倒也不太好奇,而今低着头走,觉得皇宫比燕国公府更像一个笼子,还是个金碧辉煌的笼子。

走了大约两刻钟,绕了六七道门,这才到了重华殿。

小太监停在宫门口,又有穿粉衣的宫女接引三人进去,穿过殿门后的院子,就到了正殿。

进重华殿的正殿先是一面花鸟屏风,看着虽普通,可识得的却知道是缂丝,价值千金。

绕过屏风,宁氏带着两个孙女给太妃行礼,行的是规规矩矩的叩拜礼,三人一同道:“见过太妃,请太妃娘娘安。”

说完,上头便传来一道声音,“快起来吧。”

三人站起来,以燕明荞的高度,看见一抹烟紫色旖旎而至,声音柔和,“母亲。”

燕太妃声音有些哽咽,不过她没哭,高兴的日子哭实在扫兴。

燕太妃今年三十九岁,但看着并不显老,也就二十七八的样子。

说实话,看着要比沈氏显年轻。

沈氏生过三个孩子,还要操持燕国公府大大小小的事,虽然保养的也不错,但比不上燕太妃在宫中养尊处优。

她转头看向宁氏身后两个小的,燕明玉去年见过,长高了不少,后面那个……

燕明荞见燕太妃低头看自己,便喊了声姑母,“我是明荞,家里的五姑娘。”

宁氏点了点头,“明荞现在住在正院,带过来给你看看。”

燕太妃仔细瞧了瞧,面前的小姑娘眼神明亮,看着也干干净净。

她常年礼佛,讲究一个眼缘,眼缘这东西很是奇怪,有时,别人都说好的燕太妃就觉得不好,别人说不好的她反倒觉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