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夏末秋初(第3/5页)

沈氏倒是想过明荞以后的婚事好说,但也没想过会这么好说,明荞才七岁而已。

她其实觉得英国宫府不错,嫁给嫡子,却不是嫡长子,能省不少事。

日后分家,夫妻俩过日子,管着自己的小家,不和公婆住一块儿,肯定感情和睦。

就是还太小了,谁知道以后英国公府是什么样,若是不好,她岂不是把明荞害了。

沈氏笑着道:“她才多大,你就惦记上了,她这孩子婚事还早呢,还什么都不知道呢,给她定娃娃亲……还是算了算了。”

英国公夫人没有勉强,也跟着笑了笑,把这事儿当玩笑话揭过了。

以后说也不是不行,她的儿子不差的。

靖安侯夫人打圆场道:“明荞还小,倒是可以看看明月,明月是不是也该说亲了,今年多大了。”

燕明月:“今年十二,一切凭母亲做主的。”

燕明月微低着头,亭间微风吹过,她发髻旁的步摇随风晃了晃,她穿着柳芽绿的衣裳,容貌不错,没有孟小娘那股子算计劲儿,看上去温婉秀气。

能跟着沈氏出门,那就证明性子不错,不然沈氏肯定不会往外带的。

另外一家夫人趁机打听起燕明月来,有这么一个出身,婚事肯定顺当。这世家女,,若前头姐姐嫁得好,妹妹们自然不愁嫁,水涨船高,就是这样的道理。

又过了一会儿,靖安侯夫人让丫鬟带着厨子去庄子先煮菜,农家菜尝尝鲜就好,这么多贵客,全是农家菜难免怠慢。

沈氏瞧着,楚铮和燕明荞也钓完了。

一人钓一人捞最后变成了燕明荞一人用两根钓竿,楚铮一个人捞,很快,桶里的螃蟹就满了。

燕明荞没钓到别的鱼,楚铮倒是捞了一条,不过只给了吃螃蟹的钱,他又给放回去了。

燕明荞后头才想明白,其实一条鱼,讲讲价钱,应该也能带走。

最后由楚铮抬螃蟹,宁湘抬捞网,顺道去农户那儿撑了一下重量。

一只螃蟹二三两的样子,的确不算太大,还得再长半个月才行。

总共钓了五斤八两,十七只,最大的那只三两多,还有黄。

这一筐螃蟹,贵得很,差不多一斤一两银子。

燕明荞觉得楚铮出力多,没有楚铮她一只螃蟹都捞不到,所以自己要了八只,多的那只给了楚铮。

楚铮不太在意分的螃蟹是多是少,但燕明荞这样他还挺高兴的,就是感觉自己占理,燕明荞还认可他。

“也没多少,在这儿吃了吧?”楚铮道,“银子还是宁湘姑姑给的呢。”

燕明荞没什么意见,她打算再摘点香蒲,宁湘就带着螃蟹回去了,很快她又走回来了,问两人要不要养螃蟹玩。

燕明荞忙摆手,“那还是算了,就吃了吧!”

螃蟹不太像虫子,但是会动会爬会夹人,在燕明荞心里,也就比虫子面目和善些,她还是不敢招惹。

再说养了螃蟹还得喂养,难不成要林枣她们给螃蟹找吃的,若是哪天死了,估计还得冲她告罪。

宁湘回去复命,燕明荞带着楚铮摘香蒲了,其实她觉得芦苇叶也好看,“这个好像能包粽子,就是绑粽子的那个绳子。”

端午节刚吃过粽子,蜜豆的蜜枣的,二姐姐还弄了咸蛋黄肉的,都好吃。

还有玉芳斋新出的点心,有蛋黄酥和肉松蛋糕,也好吃的很。

楚铮不知道这个,如果别人说他不知道的事,他估计打着哈哈糊弄过去,但燕明荞比较熟悉,就不怕丢脸了,他问道:“你怎么什么都知道。”

燕明荞认真道:“可能是因为平日里看的书多,不懂的就问傅先生他们,小世子,你上回去书院没再逃课吧。”

初一那日看见楚铮逃课,后来二姐姐定亲又看见了,这都一个月了。

她一边说话,一边摘了个香蒲,这个棒子软软的,一摸砰地就炸开了,化成了一片飞絮,摸起来软软的,有点像棉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