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悔意(第2/5页)

顾绵说道:“你给兔子送吃的就送吃的了,可那些肉呀菜呀,还有鸭蛋鸡蛋是怎么回事儿,你可不用拿那么多吃的。”

燕明荞笑着道:“那也不妨事,左右是些吃的,庄子里有很多。你家有什么好吃的菜,也可以给我送嘛。再说了,我也没少吃你家的果子果干儿呀。”

南边的水果鲜甜好吃没错,但不好运输,到盛京来新鲜的极少,也就顾言有路子。

顾绵点了点头,送些东西而已,顺道的,她道:“也是,那咱们快出门吧,现在还早,再磨蹭就到中午了。”

拿着荷包扇子,两人便上街去了。

和前两年相比,盛京城的各条街上的小吃摊子越来越多了。

而燕明荞以前常吃的几家,枣糕、炒栗子、肉夹馍、茶叶蛋……还屹立不倒,生意愈加红火,都快成了老字号了。

两个人出门,好处在于吃东西不用吃很多,就能把所有吃食的味道都尝一遍。

比如那么大一个热气腾腾的茶叶蛋,两人一人几口就没了,还不太占肚子。

不过燕明荞一样还是买了三份,她道:“我想给我母亲买回去些尝尝,你也带点回去吧,今日你兄长帮忙抬兔子了,就当犒劳他。”

就一些小吃,加在一块儿也没多少钱,顾绵点点头道:“那也行,不过,伯母还吃这些小吃吗?”

顾绵去燕国公府时也见过沈氏,这个长辈和她母亲不太一样,而且丫鬟很多,看着很贵气。

燕明荞道:“以前是不吃,我和二姐姐吃的话还会被说,不过后来央着她尝过之后,便也吃了,还说挺好吃呢。”

而且自打烤肉铺子里多了羊肉串儿、各种串串儿之后,街上呢就陆陆续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串串,有烤的、煮的……

总之卖什么的都有。

摆一个小摊子支着做生意,一天也能赚不少钱呢。反正只要有手有脚,都能吃得起饭,这慢慢来,攒下银子供孩子读书,日子总会越来越好的。

燕明荞感觉现在百姓比前几面富裕些,最大的感受就是在布施时,已经没有那么多的人来了。

而且看他们衣着,补丁要少得多。

当然,这不是她们的功劳,百姓能安居乐业,她的生意越做越大,是因为大越皇上治国有方,为官者清正廉洁,为百姓做事。

她在其中,不过是朵小水花而已。

两条街逛下去,两人肚子就已经半饱儿了。

最后酱香饼实在吃不下了,顾绵说道:“不吃了,再吃中午饭都吃不下了。”

燕明荞拍拍胸口,“我也差不多了,咱们可以下次再来。”

她让丫鬟把吃食先送回燕国公府和太傅府,省着到了下午味道不好。

顾绵她还想留着肚子吃留香楼,小吃街是燕明荞请客,留香楼理应她掏钱。

顾绵攒的银子不少,大酒楼也吃得起。

以前总去醉香楼吃,留香楼还没尝过,不过能隔醉香楼打擂台的酒楼,厨子手艺定然不错。

文思豆腐汤细腻嫩滑,入口温润。松鼠鳜鱼形状也很好看,端上来的时候跟摆件似的,形状宛如一道弯月,上面的浇汁亮晶晶的,好像在里面加了碎金子,鱼头前放了一朵极其好看的萝卜花,光看着就觉得好看极了。

两人一人尝了一口,浇汁酸甜爽口,鱼肉外酥里嫩,很是下饭。

单就两个人,用不着点太多菜,三道足矣,另外两道菜,一道东坡肉,一道辣味的小炒肉,反正菜在家里怎么吃都行,出门在外肯定是要吃肉的。

三菜一汤加茶水一壶,留香楼的茶水二钱银子一壶,名字特别好听,叫玉留香。

倒在白瓷杯子里是淡粉色,喝着酸酸甜甜的,闻着还有浅浅的花香果香。好喝是好喝,但这味道顾绵莫名觉得有些熟悉。

顾绵又仔细尝了尝,说道:“明荞,这不是你那茶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