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乞巧(第4/5页)

燕明荞道:“绵绵,你哥哥说得对。”

顾绵:“……知道了,知道了,就你们话多。”

顾绵没当一回事儿,抱着两束花回家,回家之后还精心地插在水里,而燕明荞回府之后,她拿回来四束,有点多,就给丫鬟们分了,自己就留了一束茉莉,摆在床前。

这花香得很,开得也好,燕明荞晚上睡梦都是香的。她自然不知,梁景跟了几条街,也去买了一束花,但看着三个人走在一起,不敢送出去。

梁景觉得有时不得不信命,从前自己在外讨生活的几年,过不下去了遇见老国公,觉得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不能科举,谁知竟然还有那样的身世。

好像有人推着他往前走,而今,想送花也不成。

不过送不出去也好,不然让那个女人知道,不知又想些什么。

过了七夕,天气又转热,热了好几日,十一那日一场大雨,过后就有了秋风。

燕明荞觉得四五月份那几日,还有七月底八月份九月份,天气是最凉爽舒适的。每日坐在葡萄架下荡秋千吹风,躲着阴凉看书,日子就可舒服自在了。

那天回来燕明荞试了试,根本没那回事儿,牛郎织女也不说话。

可能说的是悄悄话吧,星星离那么远,怎么可能听见。

燕明荞这几日没出门,在家里理账本,府上的、铺子的、庄子的,这马上也就要秋收了,今年收成应该不错,庄子的账本也要看一遍。

对比前两年的收成,心里也好有数。

其余时间喝茶下棋,画画练字,一天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章辛媛的肚子越来越大,不过胎像稳,也会过来看账本,不过她坐不住,看一会儿就觉得腰酸腿胀的,得出门溜达溜达。

不过,她也是真心想帮帮忙,一天下来,多看一两本也能帮燕明荞。

七月中旬的时候,燕明荞又收到了兆州的来信,是许静姝写来的,她拿着信念给母亲听,大嫂在那边一切安好,而且还有孕了。

作为燕国公府的长媳,虽然生下了一个女儿,但许静姝心里还是盼着要个儿子,站稳脚跟的。而且章辛媛有孕,她最好还是有个儿子,心里能踏实些。

四月中旬出发,五月份才到,收拾了半个多月许静姝才把宅子布置妥当。

这一路上颠簸劳苦,许静姝也不容易。

原本燕明轩见到这几辆马车还有些不虞,觉得妻子没有听自己的话,行事如此高调,但许静姝把沈氏搬了出来,说这些全是婆婆的意思,她一个做儿媳妇的,自然不好忤逆婆婆。

又把沈氏说的话跟着燕明轩说了一通,这番才算过去。

在青华县,日子清苦,也不像在燕国公府什么都有,许静姝到这儿才知道,什么都缺是什么滋味,小县城和盛京这个国都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在盛京有银子至少能花出去,但在青华县,有银子都花不出。

而燕明轩一心为百姓,而许静姝这个知县娘子,自然也得跟着学。

不过好在带来的东西不少,哪怕怀孕也不会亏了自己。

现在是七月中旬,肚子不过才一个月,等到临近年关的时候,差不多有六个月了,那会天气寒冷,又大着肚子,估计过年都要在青华县了。

信中,许静姝暗示道,过年兴许不回来了,心中说两人不孝,不能侍奉跟前。沈氏倒不在意这些,只要他们夫妻俩能把日子过好就行。

沈氏对燕明荞道:“给你嫂嫂回封信,说盛京家中一切都好,燕明泽的事也写上,再给他们送些银两过去。然后看看库房里有能用到的药材吗,再拿燕窝、阿胶、黑糖、蜂蜜,一并送去,这些在青华县买不到。”

燕明荞说道:“正好把这几月的分红给大嫂寄过去,再添一千两?够吗。”

沈氏又想了想,几个月分红就有几千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