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阊阖

天上最后一抹浓云好似一汪斑驳的盐池, 不劳煮沃,便已呈现一片干涸死寂的灰白。

意外的夜袭令杨宗权脸色惨白,背靠着阙墙瑟瑟发抖。他一面下令众人鸣鼓示警, 一面令亲卫围拱保护。对方的兵力其实也不多,合有三四百之数。但时值黑夜, 宿卫刚刚换防, 又得知两营军队离开营垒,奔赴云龙门,因此士气低迷。随着王赫等人杀入其中, 早已吓得慌了神,纷纷四散而逃。这就使得根本没有人去理会杨宗权击鼓示警的命令。

“速速扑灭宫中大火。”城墙下早已陷入慌乱, 根本没有意识到城墙上正发生着近乎惨烈的屠杀。

这时,城墙上的厮杀声终于传至门阙, 杨宗权近前已经出现王赫等人悍勇凶狠的刀光。眼见这一幕,杨宗权银牙一咬, 拉过一名宿卫军官,道:“金墉城乃行台重畿, 王赫不敢分兵过多, 此前军为扰,实则兵力虚空。尔等不要惊怕,随我速弃承明门, 只要入内御道得禁军策应,必能活命!”

杨宗权尚且镇定,然而那名军官却沉默不语。此时杨宗权也有一丝不祥的预感, 只见对方目中闪过一丝厉色, 手中环首刀一扬,狠狠砍入杨宗权的胸膛。

军官抽刀而出, 又抹了抹脸上的血水,然后迎向已经冲杀至此处的王赫道:“卑职已戮对方大将,幸不辱命!”

王赫大手一挥,将军官扶起,沉声道:“少壮威勇,颇有胆色,此夜尔等随我用事建功,必封妻荫子,无患前程!”说完,一刀砍下杨宗权首级,对身旁一名将士道,“执我手令前往宣光殿,上报司空,就说北门将领杨宗权意图谋逆,已被我等斩杀,请司空放心!”

马蹄声穿过内御道,很快抵至宣光殿。此时王峤与徐宁已整装待发,准备接应濮阳王入宫。

将士依言报之,只见徐宁勃然而怒,直指王峤,大喝道:“司空何故杀我爱将!”

王峤其实对于陆昭先前的兵变细节并不知晓,而王赫又一向口口声声称自己为陈留王氏,如今又来报功。王峤有苦说不出,又不能名言自己已背叛皇后,因此道:“王光奕素为陆氏信重,或受其言蛊惑,屈事国贼。既然承明门已失,容我速往阊阖门迎接太保。王光奕受太保栽培,想来有太保劝说,方有转圜余地……”

“又是太保!”徐宁将袖子一甩,别过身去,“我倒不知你们二公于洛都还有什么隐策?”

王峤的脸色也颇为凝重,当即停下脚步:“徐令信我也好,不信也罢,先与我速去阊阖门定势,余者途中细说。若再慢一步,只怕势不在我!”

此时已临近阊阖门,原本随从还要将一副铠甲披在王峤身上,但王峤早已顾不上这些,赶紧招手催促众人速行。王峤对王赫强攻承明门是有心理准备,但未曾想到对方能攻得这样快。很明显,在禁军的力量中,陆昭是有所隐藏的,抑或是在之前讨论政变时,未尽言出。

不过事已至此,王峤也不能再作深究,还是要先联系上吴淼,将其引入濮阳王阵营,顺利控制禁中。所谓政变,本就不是常规战争,用战争的手段和思考方式,注定会满盘皆输。因为政变最重要的不是将所有人都拉入事中,而是要争取在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政变发生时,以最快的速度控制住权力的核心,即合法制诏权、静遏内外、尚书与司农印。

原本他作为先发者可以占尽主动,然而陆昭频频出手,已经让他将主动权拱手让人。如果不能顺利拿下阊阖门,那么他今夜必死无疑!

位于铜驼街的司徒府内,吴淼已披上甲胄,横跨上马。司徒府与太保府帐中亲事各有五百人,此时一共一千人的队伍在司徒府内外已集结完毕。由于铜驼街夜晚戒严,因此寻常百姓人家根本不知此处竟已聚集这么多人。而在城内巡弋的洛阳令部队,对于吴淼这支队伍也并不盘问,只如寻常路过,然后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