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第4/8页)

萧遥的能力如何,那是有目共睹的,许多书生看看自己身边便能发现,自打萧遥登基为帝之后,不仅兴修水利、发展农桑,还鼓励行商,以至于许多农户也能赚些钱补贴家用,日子过得不错。

萧遥是个有为的君主,这是许多书生都愿意承认的,所以萧遥鼓励女子入朝为官,他们看多了报刊,便也就不再反对了。

或许,皇上是对的呢?

再者女子入朝为官是荒谬的,那皇上为帝呢?

作为读书人,还是不要与皇上对着干的好,皇上是个明君,后世历史写她,多是褒扬的,届时自己作为一个反派出现,那可就丢脸了。

盛世时,皇帝的话语权很大。

这一次拉锯战,最终还是以萧遥的胜出为结局。

在确定了女子亦可入朝为官之后,朝廷很快颁布相关律令,同时又颁布了令天下读书人都震惊的消息。

三年后科举,将添加六部职责的题目,各书生须从今年开始,了解各部职责以及相关之事,届时将由翰林院以及各部编书,将相关内容装订成册。

而女子者,亦一般程序,与男子一般参加科举。

翰林院以及各部看到这消息,全都惊呆了,这工作量可不小啊,短时间之内,如何能整理出来?

当即,在朝堂上诉说时间太紧,问萧遥要个期限,且一定要宽松一点。

萧遥反问:“众卿身居各部,对各部知识与职责不是烂熟于心的么,只是将现有的相关之事列出来,又有多难?谁若不得空闲,可上折子与朕说,朕另选他人。”

百官顿时没了声音。

这相当于编写给天下学子看的书籍,一旦参与,那将名垂千古的,谁舍得放弃这么个机会?

不仅得写,还得好好写,争取最大限度表现自己。

以皇上想一出是一出的性子,只怕以后这些事还不少,若自己表现优秀了,以后皇上或许会直接指定自己做呢。

一时之间,百官忙碌起来。

三年后,会试开始,参加会试的女子共计三十六人,其中全部榜上有名,虽然名次都靠后,但还是震惊了天下书生。

会试过后便是令人瞩目的殿试,状元榜眼与探花很快选出,打马游街、参加琼林宴等,一一轮番上。

只是与三年前不同的是,今年琼林宴上,有不少年轻的姑娘家,她们或是温柔贤淑,或是直爽英气,相同的是,脸上都带着淡淡的自信于憧憬。

萧遥看得很满意,虽然只有三十六人,可是她知道,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女子入朝为官,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芳华。

继女子入朝为官之后,萧遥很快颁布发令,那便是天下蒙学,可招女夫子,不得歧视,凭考试应聘,且各地蒙学的女夫子须占一定比例。

不仅京官,就是地方官,都习惯了萧遥一出又一出的举措,因此在心中略微一吐槽,就很快执行了——没看到京城的大佬们都反对不了皇上么?他们这些地方官,哪里有胆子与能力跟皇上对着干?

老百姓会请人投稿到报刊曝光,皇上还有一批密探,他们就是想阳奉阴违也得好好掂量掂量。

再说,他们能清楚地感觉到,萧国迎来了盛世的气象——这两年起,若非有特大的灾情,否则基本不用从国库那银子赈灾了——小一点的灾情,他们这些地方官员便能处理好。

一来,各地方的财政年年略有剩余,二来,因着航海发达,与各国贸易往来,就业机会增多,许多老百姓手里都有了余钱,遇上了收成不好的年份,他们拿出一些余钱,再在父母官的帮助下,可以应付过去。

三十年后,萧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知名的富庶之国,无数国家派遣使者前来互通有无,学习萧国的各种模式,又有无数国家的有识之士慕名前来,想为萧国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