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警情

一阵尖利的哨音尚未释放到最大分贝,就消散于积雨云中,仿佛受害者濒死前卡在喉中那句永远无法发出的呐喊。哨音转化成声声缥缈的“隆隆”,试图颠覆这如墨的夜,但以失败告终。

伴随着高低频交错的混响,动作激烈的红蓝光电在城市街道中穿梭。

按理说,雨后的夜中,万物应该都清澈、透亮,任何污浊和罪恶都会被洗净。然而,水汽成了警车和救护车顶灯的扩散器,这蓝色和红色被无限放大,将焦虑和危险晕染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杯水车薪的降雨量虽然短暂降低了点气温,但根本没有缓解本市居民心中的愤懑,反而火上浇油。

乍响的警笛声尚未传导到东石门街道,每片行道树树叶都沉甸甸的,雨水并没有洗掉叶脉上的灰尘,反而附着到了叶面上。树叶死气沉沉,透过树叶之间的缝隙看下去,东石门街道这方毫不起眼的夜宵摊却人潮汹涌。

十分钟前,东石门派出所接警,夜宵摊有醉酒食客对年轻女服务生图谋不轨。先是语言调戏,后来发展到肢体骚扰,女孩哭着哀求,此人依旧不依不饶,甚至叫嚣着要直接把她带回家去。好心群众报了警。

这是半夜最常见的警情之一。

小地方响应政策多有延迟,新型九九式警服的普遍推广需要一定时间。三位身着深绿色八九式警服的协警踏入警车,由东石门派出所驶向夜宵摊。

即便停放时就开着窗户,车里仍旧是个蒸笼,协警们纷纷扯开脖子上的领带。摇把转动,车窗合上,空调格栅有气无力地吹着微弱的冷风,把这次出警变成一场延迟满足的修行。

汗涔涔的方向盘摸着直打滑,警车中控台上的职务空间散落着几张协查通报,隐约能看见王大勇、王二勇两兄弟清晰度不高的照片。纸张已经被揉搓起褶,不知道被翻看传阅过多少次。

警灯劈开黑夜,惊走了一只睡在派出所门口的三花猫,它逃跑的方向与警车行进的方向一致,消失于窄巷纵横的胡同之中,把三人引向不可预知的未来。

警车进入居民楼和市场、饭店等门脸房混杂的地段,大灯先照亮了几根电线杆和广告牌柱,正是它们围成了夜宵摊这处不大不小的空地。

开车的协警突然点了脚刹车,车身猛地一顿,三个人都往前蹿了一下,车内响起一片叫骂。

这位协警喃喃呓道:“你们听没听到什么声音……协警疑惑地摇下车窗,不远处人声汹涌。”

车灯仿佛被什么东西封住了,再也照不过去一寸。

他们看到了一座由人构成的蜂巢,眼前极致混乱的景况完全击碎了协警们的心理预期——

炒菜烤串的外置厨房和桌椅板凳全都被撤到角落,那些饭店用的露天大雨伞都插在地桩里,来不及撤走,已经被人群挤得摇摇晃晃,有的彻底被踩断,跟雨泥混合在一起。人潮重叠而紧实,夹在中间的市民脚不着地。附近的居民楼灯火通明,楼道的声控感应灯还在此起彼伏地亮起。看来,不止在夜宵摊吃饭的市民,就连附近的居民也一股脑冲了下来。

纷杂的人群和凌乱的阴影群魔乱舞,肌肉的摩擦,硬物的碰撞,高高举起又砸下的武器和横踹的飞脚以及被殴打的人唤出的惨叫声。

这一切只是因为五分钟前的一句话。

几位也在夜宵摊喝酒的好心群众上前拦住了那位管不住手的醉酒者,未喝净的啤酒瓶非常趁手,剩酒洒了一地,每个人都握着瓶颈倒拿,双方正在推搡,突然,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

“这人好像是那个被通缉的王大勇啊!”

夜宵摊所有人都放下了筷子,老板连勺都不颠了,任由饭菜在锅里加热变糊。

好心群众们面面相觑,希望从这个不起眼的醉汉身上发现任何与奸杀少女有关的佐证。随着一声声“就是他”响起,一座由血肉组成的围墙迅速搭建而成。这位醉酒者没有了辩解的余地,也丧失了逃跑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