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岁礼(第3/4页)

他心中不由夸赞,不愧是在乱世里都还能行商无阻的盛京商会的车马。换是以往他们一伙草寇还真惹不起。但是现在,他们可是经过训练有军事素养的草寇,而且还借助这天然的地理优势。

狍子耐心地等到车队完全都进入了山沟中,当即下令,“堵住隘口!劫了!”

***

杨府,

“被劫了?”杨太宰一口气没提上来,眼前一黑,家仆赶紧架着他到后堂休息。

柳府

柳尚书面色铁青:“广原岭的山匪不是已经归顺了吗?怎么会把岁礼劫了?”

家仆道:“这次不是在广原岭遇袭的,是在襄北的广平乡,就快进入雍州地界了。”

柳徽次子柳矫气得跳脚:“什么贼人吃了豹子胆,敢劫到当朝尚书令的头上,去问问广平乡是哪个州府的?让郡守去查!务必要把货物追回!还有,襄州时高严的管辖区,居然贼寇如此猖獗!明天父亲要弹劾他荒怠……”

“闭嘴。”长子柳奉立即道,“中书台正愁没有父亲的把柄,你急着送上去吗?”

“大哥,你这什么意思?”柳矫不明白。

柳奉道:“一旦要查起来,被劫是什么货物?父亲当如何说?说是岁礼吗?”

其实,在大雍朝,下级官员或者门生故吏,在年末孝敬岁礼,以谢恩师或长官的提携栽培,是很常见之事。但一般情况下岁礼都是些笔墨纸砚或者文房雅玩。到了幽帝年间,奢靡之风日盛,岁礼渐渐成了暗中巴结贿赂之选,像柳徽等岁礼都是几车的金银古董珠玉,一旦捅出去,必然被中书台和众清流们弹劾。

柳矫顿足道:“那就这样算了?咱们就吃了哑巴亏?”

“闭嘴。”柳徽本来就因为岁礼被劫心里郁结,结果柳矫还如此不知深浅,他叩着桌案道:“中书台正愁没有老夫的把柄,你急着送上去吗?”

柳矫不情不愿地撇了撇嘴,“我就是憋屈。”

柳徽道:“备车,去朱璧居。”

***

朱璧居

“此番被劫持的货物总共绢帛布匹五车,玉器漆具三车,珠玉宝器两车……”管家站在一边恭敬道,“另外还有一车金饼,用于南下购货,也被劫了,总共十二车货物被劫。”

这损失也太惨重了,来拜访的杨覆等人都听得都眼皮发跳。

只有容绪若无其事地给古琴调音。

这是一架景帝初年的焦桐琴,前天苏苏蹦下来时,爪子勾断了琴弦,之后容绪调过几次音,总是不觉得满意。

杨覆道:“容绪先生,事到如今,你还有心思调琴弦?”

容绪淡漫道:“千金撒去还复来,杨太宰稍安勿躁。”

容老板果然是家大业大不心疼,但杨覆心疼他那一车岁礼。

他道:“岁礼被劫,让我等如何重金招贤,先生之谋怕是也付诸流水。”

容绪恍若未闻,正俯身细细调弦,如同给心爱的女子梳妆。

事到如今,重金招贤已不可行。

如果说萧暥劫了众人的岁礼,还是针对杨太宰等人和他重金招贤的图谋,那么,劫了他盛京商会的财货,就是在警告他了。小狐狸很生气。

容绪想到这里,却又有点忍俊不禁,为了这么点事儿,萧暥竟纵匪打劫,这也太冒失了。就算萧暥不顾名声,不管流言,他身后那位谋士沈先生也这么不持重吗?

毕竟他们还是太年轻。沉不住气。

果然,柳徽也道:“诸位,当年萧暥表高严为襄州牧,平息广原岭匪患,大言襄州境内已是通途,如今几日之内,襄州境内忽然间冒出多股山匪,诸公不觉得蹊跷吗?”

“对啊。”唐隶立即拍案道:“我早就怀疑了,萧暥勾结山匪人尽皆知,这一次我等的岁礼齐齐被劫,多半就是他指使山匪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