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万法难加身,灾劫奈我何?(第2/3页)

混元童子风灾渐消,许庄顶上灵光庆云却是光华渐长,玄理道韵自然流露,显是元神运转到了甚处,彻底沉浸在了体悟大道之中。

如此忽忽便是二三十日流逝,许庄静观之中,陡然间发觉元神交感天地之时,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若将天地、大道,比作无垠无际的海洋,他本来就似以手掌探在水中,尽己所能感受着大道汪洋的一切。

但在此时此刻,许庄却觉自己仿佛完全沉浸入了汪洋之中,浑身暖煦融融,更有温流由他天门直贯而入,及至足底,伴随周天运转,顿有玄理自生,就连收敛已久的罗天喜贺之道韵都流露出来。

这种感觉仿佛顿悟,但更似乎走火入魔,只是许庄毕竟是已经明真见性的元神真人,他可确认此乃机缘,而非魔障,无暇究其原因,全心全意投入其中,一时好似醍醐灌顶,道行竟然开始了疯狂的增长,不知过了多久,才倏然一缓。

许庄一时竟是怅然,就这短短时间之内的体悟,只需日后稍作梳理,他的道法定然会有难以估量的进境,这种得道的痛快是任何求道之士都梦寐以求、无法割舍的。

不过只是很快,许庄便从其中脱离出来,反而念头一转。

顿悟对于他这样的修道者而言,其实不是什么千载难遇的机缘,但也不至于俯拾皆是,否则成仙了道,恐怕都已不是难事了。

这一次参悟道法,许庄并没有受到什么外界启发,一切仿佛自然而然,但他炼就元神未久,还未来得及积攒下足以厚积薄发的道法积累,这显然并不符合常理。

倒是这种为大道所接纳的感受,令许庄想起了曾在道书之中读过的一个字眼。

许庄忖道:“难道是天降‘功德’?”

其实‘功德’是一种模糊的概念,并非什么具体之物,道家认为大道至公无私,并不会有所偏好,自然也不会因为什么行为,便降下什么‘功德’。

事实上,道家所认为的‘功德’,乃是基于大道运转的一种自然之理,就好似生灵之中,哪一个体的行为、举动、甚至存在对于族群有益,那么他对族群既有‘功德’,族群也会给予回报;

在玄门宗派之中,门人弟子若为宗门做出贡献,那么宗门便会降下‘功德’于他,这便是许多玄门宗派都会使用的‘善功’二字的由来。

基于此理,若是一个人能够功于大千,得到天地所钟,亦是正常之理,甚至若有人能益法于宇宙,或许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造化所钟’都不无可能。

那许庄的顿悟是否因为天降功德,功德又从何处来呢?

他沉思片刻,忽然福至心灵,放出元识沟通天地,很快目光一动,跨越十数万里遥远,降落在了大荒边缘,那里一道遁光正在数道气息的围堵之下,穿行于雷云之中。

这些气息有高有低,强弱不等,最次者甚至不能相比中下品流金丹,强盛者却能够有不弱元婴之威,虽能步踏凌虚,其中也有步伐精妙,飞纵如意者,但仍难免显露出未经长久打磨的粗劣之处。

显然,这些都是大周军中的武圣,作为一条新兴道路上的摸索者,有此表现是十分正常的。

许庄对于这些人的出现并不意外,混元童子渡劫动静甚大,事实上若非他耗费些许功夫,布下了太素匿形大阵,这些人早就寻找到了大荒之中,真正出乎他预料的是——

这些大周武圣围堵中的那道遁光,流露出的圆满气机,实在令他惊喜。

“上品金丹……”许庄没想到,洪象仙竟真靠着一部《道妙试法经》,得到如此成就,从他炼就上品金丹起,《道妙试法经》已可称作是有望元神的道门真法,即使在玄门正宗之中,也可列为别传的上乘道法。

是传下玄门上乘道法,有功德于此界,还是因为洪象仙炼就上品金丹,有功德于道门气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