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两章合一(第4/6页)

徐磊就觉得,自己也得见缝插针地动起来了。

不过,还没自我激励完,他就听到了许如意一句不可思议地话,“技术科学会后,还要练一练,让自己说出来,等着各厂到了,就由技术科的人带队讲解。”

徐磊一脸的目瞪口呆,全厂书呆子最多的就是技术科,个顶个的说话犯难,怎么就让他们讲解:“是不是错了,这是供销科的事儿啊。”

刘晓红也点头:“他们说不出三句话的。”

许如意这才说:“供销科的确能说,可是技术掌握有你们强吗,他们负责的是调查和最后的衔接,”其实就是售前售后服务,不过许如意没法这么说,“各厂都是有问题来的,他们不懂技术,问起来说不清楚,怎么让人放心?”

许如意下了定论:“要以技术服人,不是你们是谁?”

徐磊:……好像很有道理。

但是……他们科里都是什么人啊,沉默寡言一,沉默寡言二,一共九个人,沉默寡言可以数到七,剩下的一个是他,勉强正常,还有个是张元,就是那个三天不刷茶杯的,咋说啊!

可偏偏这时候,可没人帮他。

刘晓红直接添把火:“就是,我们可不懂这些技术,还得你们来。”

徐长海点点头:“如意说的有道理,你们技术科可不能拖后腿。”

他不由求助似的看向了郭培生,期望老厂长给他一点帮助,说说情,谁料郭培生说:“这法子挺好,他们要是张不开嘴,不行就让他们去车间里试试,说多了就张开嘴了。”

徐磊……徐磊只能认了。

许如意又冲着三位车间主任说:“这次改造主要是在二车间进行,但同时我也需要其他两个车间的工人参与进来。最好是根据所需工种,组成一个个的改造小队,选出队长,然后进行考核。”

“我想这么多工厂,改造炉子是亟需的,一旦认可了燎原厂,恐怕任务会一起来,到时候,就需要各个小队出动,独立承担改造任务。”

这个要求可不低,三个人相互看了一眼,立刻说:“我们商量商量,制定一个检验标准,考核得又严又慎重。”

这是自然。

不过许如意又叮嘱:“手推车也不能放松。”

虽然说这东西没技术含量,但这年代汽车少,手推车用的是最多的,她还记得看过一篇八十年代的文章,就在提倡发展手推车运输,毕竟一辆卡车可以购买二百两手推车呢。

更何况,推车这个行当大有可为,不过这会儿顾不上,她也没多说。

许如意又看向了徐长海:“徐科长,我需要知道具体的成本,所以需要您先跟着改造二车间沸腾炉,改造完后,给我一个详细的报价,包括人工,我好到时候定价。”

这是需要的,他们这么忙活,总要赚钱的,徐长海立刻点头:“好。”

然后邬汇雍就开口了,“我看其他人都有事了,是不是该轮到我们办公室了。”

他说完就看着许如意。

他跟郭培生岁数差不多大,按说办公室需要八面玲珑,显然邬汇雍不太合格,总是板着脸,看起来就不好接触。

但许如意知道,他是个负责的人,坚持原则从来都不是错误。

所以许如意的态度跟对其他人一样,用的毫不客气,“那是肯定的,您得出大力了。”

“一方面,厂子里突然有这么多的任务,需要出台各项规章制度约束,办公室得随时调整。”

“另外,锅炉报要对我们有详细的跟踪报道,所以办公室需要有通讯员,将我们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

“最后我们也需要宣传,咱们毕竟名声不好,就得让他们知道,我们现在问题解决了,变好了。办公室上传下达,是厂子里跟厂长和职工最熟悉的部门,所以,您得联络其他厂子的办公室,把咱们的消息传递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