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三章合一(第3/8页)

许如意认识那位,就是底盘装配车间的装配工刘小虎。自我评价很好,但崔红英的细表上评价很低。

这会儿正吊儿郎当看着她,许如意倒没生气,她敢保证,这会儿所有的工人都想这个呢,就是不敢提而已,她先来了句:“你问到点上了。”

刘小虎都愣了,他那口气可不咋地,这许厂长怎么还夸奖他呢。

就听见许如意说:“我正要说工资的事儿,我给大家保证,欠的就要发,不过不是一气发给大家。”

市局做主,将红星厂转让给燎原厂,跟木艺厂不一样,红星厂是打包给燎原厂的,所以资产直接抵了债务,他们的工资也归燎原厂处理。

许如意一指通知,“这已经写了,我给大家念念——同志们,因为我们的订单只收了定金,还有交货,所以燎原厂手中的资金有限,不能够一次性补全所欠所有的工资。”

其实这个打包是肃南市和市局合在一起,给燎原厂的优待,燎原厂赚了,毕竟这么大的厂房这么多的设备,但这都是死东西,换不来现钱。

“所以我们决定先发两个月的工资,剩下的工资补贴,等待第一批货款收回当月,一起发放。”

“如果有生活特别困难的职工,可以拿证明到财务进行借款。”

居然有两个月?薛喜明他们想着,有半个月就不错了!而且人家还认补贴!

这可出乎意料!

立刻薛喜明就说:“足够了!”

刘小虎下意识地想说“才这点钱”,不过瞧着大家兴高采烈的样子,瞧着许如意满脸的笑容,愣是没说出口。

事实上,工人们都是很朴素真诚的,他们盼望的不多,许如意给的却超出预期,更何况,她那番给自己干活的话,谁听了不暖心?

顿时士气就被激了起来,不少人都表态:“厂长,您瞧好吧,我们手底下的活可都没松散!”“保证保质保量!”

许如意趁机就把新的厂规十条说了一下,内容很简单,就是不做大锅饭——这厂子原先就是吃着大锅饭干私活搞死的,那就直接把大锅饭端了。

“厂子与各车间签订合同,实行利润包干制度,你们多挣的,都会以奖金的形式发放,亏损的不补充。每个月厂子还会拿出一笔钱,来奖励各方面最优秀的车间。”

虽然只是组装推车,都是有损耗的,责任心强一点的,损耗率就低,没什么责任心的,那损耗率都不能看。

当然,这样的话,要是一个车间有人能干,有人不好好干,也不公平,所以还有一条分配改革——工资奖金加班费都跟质量数量挂钩,干得多挣得多,没有上限,有多少发多少,干得少就少拿,扣工资。

这些足够让他们自己给自己省钱。

当然,销售也有改革,推车和锅炉厂不一样,不涉及到技术难题,所以不需要和办公室一起搞售前售后小团队,他们的改革是,加入提成制度。

谁卖出去的谁提成!卖的多提得多!

这可是工资奖金外的另一份收入,谁能不兴奋,但兴奋之余也有顾虑,供销科科员刘丽丽就说:“厂长,我们这收缩推车用的人不多啊,除了外贸不好卖!”

许如意就笑着说:“谁说我们只有收缩推车,我们还要推出婴儿手推车,儿童手推车,老人拉车,可都是需要你们去销售,放心吧,有的是活干!”

当然,新的改革不止这点,从工人到厂长,都有各自的不同,但总的就一句话,能干就多拿,不干就没有。

可但凡正干的人,怕的是我干活了还没钱,谁怕这个啊!

这天晚上红星厂的饭桌上说的都是:“哎呦,听这意思,要是干得好,说不定一个月奖金比工资都高!”

“大家都好好干,那不就一样了?”

薛喜明:“那怎么一样,额度是按着完成量分配的,干的越多肯定拿的越多!更何况,厂子里每月也有奖励,我们车间干得多,那就归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