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两章合一(第2/5页)

但从84年开始,已经不算是新闻了,就说东阳厂,这可不是他们第一个新产品,事实上,他们的数控铣床之类的,早就卖爆了——毕竟,燎原厂本就没有准备做普通数控机床这一块,只生产的系统,第一批燎原一号和燎原二号数控机床,全部由东阳厂产出,怎么可能生意不好?

许如意随后就往后走,还看到了东北机床厂生产的金属占车床,这种车床是用来加工金属抛物镜的,军用可以,民用也可以,集成电路可用,照相机眼镜片也可用。但是,因为要求精度高,分辨率要达到0.05微米,必须是由数控系统操作。

这样的车床原先是不出口夏国的,所以,即便是想买都买不到,可现在,东北机床厂成了这种机床的大供货商。而且因为这种机床的国产化,还在夏国撑起了数个行业!

过去夏国也生产照相机,因为照相机的镜片是由球面光学镜头组成的,这种做法成本非常高,一台相机少也要几百块钱。

而且用的时候还使用胶卷,所以一般人家很少能够买得起。

但有了这种金属占机床,就完全不同了,它可以生产非球面镜头,成本几乎一落千丈。一台相机不过几十块钱,比原先最低端的型号还要便宜一半,许多人家为了记录生活,都会选择买一台。

不少照相机厂因此扭亏为盈,而且还开始出口了。

许如意过去的时候,还瞧见了津门照相机厂的厂长蒋国磊,他可是东北机床厂的老客户。这会儿正拿着新出产的开心牌相机跟林厂长显摆呢:“我们厂这个相机,今年不但国内卖得好,上半年的春交会,就卖出去30万台。”

林厂长笑着说:“那可真不错。所以有钱扩大规模了。”

蒋国磊连连点头:“我们根本就生产不过来,这不准备上新的生产线,又来找你们订购了。”

许如意过来,蒋国磊直接来了一句:“咱们照个相吧。许厂长,欢迎到我们厂参观指导,我们过去都快倒闭分流了,是你们的数控系统出现,让东北机床厂生产了金属占机床,从而把我们厂救活了。”

“您恐怕不知道,当年你们燎原厂在锅炉报上的连载,其实我都看了,那会儿我们也是生存不易,还想着怎么才能活下去?跟着你们学改革,可是价格下不去,真没有竞争力。没想到,兜兜转转,还是你们造福了我们厂,谢谢。”

零配件区许如意还看到了韶光专用工具厂,他们厂是老牌机床厂,83年燎原一号一推出就订购了机床,这两年,他们向着小而精的方向发展,以丝杆定位著称。

许如意一来,厂长莫云直接拉着她不肯松手:“许厂长,我可得给你报个喜。”

许如意跟莫云挺熟悉的,莫云当初专门找到燎原厂,直接说他们厂已经油尽灯枯,资金根本就不够,问燎原厂能不能先拿机器再还债。说真的,那会儿燎原厂的产品供不应求,根本没必要赊账。

不过许如意还是跟莫云仔细聊了聊,发现她不仅仅有请求,甚至还拿来了她的一份详细计划书,上面有对韶光厂的介绍,各方面分析,还有莫云对韶光厂未来的思考和方向。理智而且详尽,实用却又不脱离实际。

许如意当即就同意了,甚至是东阳厂那边,还是许如意帮忙联系的。如今的韶光厂以丝杆为基础,产品可是供不应求,除了坐标镗床,三坐标测量机等,还生产了两样不但对燎原厂也对国家有用的产品——光栅刻画机和大型集成电路绘图机。

这都是制造芯片的关键设备。

所以,如今的韶光厂已经是燎原机床厂的供货商之一,直接拿产品还钱。

因此许如意问的是:“你们精度提升了?”

莫云立刻笑了起来:“我是不是太明显了,可我对你忍不住。许厂长,我们的丝杆相邻误差做到了0.18微米,我们真的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