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文渊阁筑基(第2/2页)

虽然修炼之后,基本上不提升实力,但却能最大程度的运用、保留元气,延年益寿。

“那便好!那便好!”弘治皇帝也是凡人,他也是贪生怕死的。

“可是需要朕配合爱卿?”弘治皇帝接着反应过来。

他并不迷信君君臣臣那一套,而是很清楚,君臣相宜,不过是利益互关。

“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会整理出一些运功法门,陛下可挑选死牢内的死囚,许以合适的承诺,让他们练功,再安排得力之人携数名良医,将这些练功者的日常状态,全都一一详细记录,送到我这里。”岳不群说道。

研创根基武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除了武学见识、修养,以及灵感思路之外,还要经历千次万次的尝试与印证。

所以哪怕是张三丰这样的大宗师,其一生之中,所创出与修炼根基相关的武学,也实际上寥寥无几,更多的是外用的招式、技巧。

少林七十二绝学也是一般,实际上与内功相关的不多,更多的还是使用内力的技巧。

而这种研创过程,对岳不群来说是必要的。

是他从一个普通的学习者,彻底转变为开拓者的必然经历。

一如张无忌或许可以与张三丰战平,但他们二人的武学修养,武学境界实际上差距极大。

“此事不难,还有吗?”弘治皇帝接着问道。

取用些死囚而已,对弘治皇帝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

他确实是仁君,但那是和其他皇帝做对比,有时候也全靠同行衬托。

这并不意味着,他食古不化,是个道德无暇之人,死囚犯了死罪,只能被砍头,不能因为修炼不得当的武功而走火入魔而亡。

“暂时只有这些,还有我再提。”岳不群可不客气。

入文渊阁看秘籍,得朝廷之力,助推修行,这本就是他上京的核心目的。

顺着这个目标走,他不会走岔路。

至于所谓的官阶,权利……在岳不群这里都是虚的。

他强,才有这一切。

他弱,一切全消。

自从这一日起,岳不群就完完全全的住在了文渊阁。

起初他只是翻看各类各派的镇派绝学,随后又对这些门派的基础武功感兴趣,进而又研究起了江湖上,那些小门小户,偶有奇思妙想,却又后患极大的各类旁门武学。

最终,归于了佛、道、儒三教的经典。

偶尔也会拿出手机,接受一些现代化的思维与讯息,从而形成新的灵感碰撞。

如此这般,时而一道道写满了功法口诀的纸条飞送出文渊阁,又在数天之后,化作过程和结果,送回文渊阁内。

岳不群的修为,在这种归纳、整合、推成出新中,愈发的坚固、坚实,走出崭新的路径,打下无上的根基。

正是‘文渊阁内参大道,一月修行胜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