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祝缨(第2/5页)

“我向副使说,大姐的事儿他得见见干娘,不能什么都不管。”

张仙姑道:“那就行了。老三,听娘一句话,你替她干的这些个事儿,足够啦!别再牵扯太多了,跟她缠得太多了解不开,对她也没好处。他们什么样的人家,咱们什么样的人家?别说什么京城的贵人,就是大娘子家,咱们也不如人家脚后跟上的老皮哩。自家还满脑门子官司呢。”

祝三喝了口鸡汤,说:“我不会为她拼命。”

张仙姑讪讪地:“哎。”

祝三想了一下,对张仙姑道:“有情份,能帮尽力帮,放心,我不会把自己折进去。”

张仙姑叹了口气:“可说呢,她这运气是差了些。”

祝三闷闷地吃了一餐饭,起身收拾碗碟,张仙姑道:“搁那儿,我收拾吧,你快歇着去。这一天天的,还不够操心的呢?”

祝三道:“两个人干快些。”刷完了碗,张仙姑还在外间不走,祝三道:“娘有事要说?”

张仙姑道:“也没什么,就是心里有点不踏实。我在你这儿坐坐。”

祝三道:“郑钦差要我明天去见他,还叫我收拾行李,后天就要走了。明天你跟爹一道收拾一下,我回来买辆骡车,装了车咱们跟着他们的队走。”

“哎!哎哟,这就要走了呀……”

“嗯。”

“那……大娘子和花姐呢?”

“大姐得跟舅舅一道吧,他们那儿吃穿都好,花姐不愿与大娘子分开,大娘子应该与她一道的。”

“哦哦,也是,那个大人要是有良心,也该管你干娘后半辈子的。”

“睡吧。”

“哦哦。”

…………

第二天一早,祝三匆匆吃了早饭就去了行辕,出门的时候陈府的家仆还在,都很礼貌地叫他一声:“小郎君。”祝三也向他们道了辛苦,又问他们:“早饭怎么吃?”家仆笑道:“一会儿来换班的,我们回去吃。”

祝三一点头:“有劳。”

他没什么代步的,依旧是两条腿走到了行辕。行辕里一片快活的空气,门上的人见到他就很热情。

沈瑛已不在行辕住了,钦命的案子办了,他不再提什么“避嫌”,昨晚就在陈府住了,好离外甥女也近一点,行辕里只留了两个仆人看守兼收拾行李。府里如今只有郑熹及其随从,这些人看祝三就像是看“自己人”。

就在昨天,沈瑛安排外甥女、安排往京城报喜,郑熹则是下了封口令——随从们不许谈论祝三与花姐的事。金良非常善解人意地传了一回“流言”,说是祝三自己选择了跟着郑熹做事。

私下里,猜什么的都有,但是面上还是一副热情迎接“投奔明主”的新人的样子。

祝三先见郑熹,不想屋里还有一个黄先生,两人互相点头致意。

郑熹心情正好,随口说了一句:“坐。”

祝三没有马上就坐下,郑熹道:“让你坐下,哪那么多的讲究?真要叫你讲究了,你又不懂了!昨天在我面前不是够潇洒么?”

祝三麻溜地坐下了,问道:“您叫我来有什么吩咐?”

郑熹笑骂:“你倒不客气!后天动身,准备好了吗?”

祝三道:“嗯,您只说什么时候走,是到这儿来,还是到城外等着跟着一道走,到时候您准能瞧见我。”

郑熹道:“看看。”

祝三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见桌子上放着份空白的文书,他挺熟的,就是户籍文书。郑熹道:“你原是无籍之人,现在上报就得了。”

祝三道:“好。”

郑熹道:“你没有正经名字吗?只写个祝三未免草率,起一个吧。”

祝三道:“一时想不起来。”她也没想过自己有什么名字,朱家村也有很多人也没个正经名字的,就叫个排行或者是小名、土名、绰号。虽说在私塾窗户下面听过“必也正名乎”,她的心思并不在名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