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朱元璋遗诏(第2/4页)

一口气说完后,这才稍稍吸气。还好他是武人,肺活量大,不然都会被憋得喘不过气来。

朱元璋听完后,面带沉思。

从孝陵回来后,他就一直陷入在兴奋状态中,脑海里烙印的大孙的身影。

听到蒋瓛的话,这才想到如今的局势。

文臣的想法,在朱元璋看来,并不是什么大事。朝堂上的文臣,进过数轮的清洗,早就换了好几茬了。

根本不可能有能力去反对他,或者是反对大孙。

但是武将就不同了。

目前的勋贵武将,各种国公,侯爵,伯爵,几乎掌控着天下九成兵马。

对于武将的心思,朱元璋最是了解,除了少部分人外,几乎都是莽夫之流。

说得好听点就是豪爽义气,说得不好听一点,便是有勇无谋。

哪怕是所谓的淮西二十四名将,大部分也都是文盲出身,少部分则是后面开始自学起来。

不同于东汉末年三国纷战,打仗十分讲究谋略。

元末明初的时候,什么千年世家,传承勋贵,几乎全被蒙元给毁得一干二净。

越是庞大的世家,越是被干得厉害,整个汉族都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当年朱元璋起兵的时候,蒙元已经有些支离破碎,残余势力也成不了气候。

他所面对的陈友谅,早前不过一个小吏,张士诚更是盐贩出身。

下面率领的军队,也都是正宗农民起义部队。

最初大伙打仗的时候,几乎都是一窝蜂,哪有什么战术,战阵,计策的讲究。

拼得就是一个猛字。

也就是这般,像常遇春这样的莽夫,才能够一路莽下去。

打仗打多了,经验就丰富了。

不过在个人的性格上,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以,几乎都还是那个样。

匪过如梳,兵过如蓖,官过如剃,这样的情况,在古代是真实存在的社会现象。

军队的军纪主要在于对长官和律令的服从,并不包括对百姓的亲和。

事实上,大规模的劫掠在大部分时候,都被视为军队正常的福利,残暴却军纪严明的军队在古代屡见不鲜。

朱元璋最初的这些淮西勋贵的将军们,均是如此。

明朝的杀良冒功,在后世可是极为有名的,这股风气就是明初传下去的。

明初最狠的就是常遇春了,屠城,杀俘,杀降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已成常态。

朱元璋却从来没有因为这些事情,去责罚过常遇春,只是对其劝告,如果每到一个城池都进行大规模的杀戮。

那就算这个城市再多的人口,再广阔的土地,里面没有人,也只能是一座废城。

至于常遇春有没有听到心里去,恐怕是没有的。

连常遇春这样的顶尖名将都是如此,就不要去想象其他将领了。

现在明初的所有武将成员,并不像是一个军队,更像是一个庞大的黑社会组织。

大口喝酒,大口吃肉,肆意恩仇,斩杀敌寇。

而朱元璋这个老大哥,现在当了皇帝后,就如同是走洗白的道路。

制定休养生息的安民政策,减少赋税徭役,惩戒贪官污吏,兴办教育,想把大明帝国真正的建设起来,变得繁荣强盛。

但他心中更清楚,曾经跟随自己麾下的武将们,到底是个什么脾性。

蒋瓛说得没错,若是出现大量的谣言,这对大孙的即位十分不利。

谣言的恐怖,朱元璋最为清楚,一旦天下的武将们,有了先入住的印象,那么未来的大明帝国,在自己去世之后,将会风雨飘摇,动荡不安。

唯一的办法,就是如他之前所安排的那样。

让大孙先得到顶尖武将们的拥护,大明皇帝的传承,才能是秩序平稳。

就算是有些许的谣言,以大孙的手段,也是无伤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