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海商的福音(第3/4页)

在这里头,群英商会自然要作为大头。

其中的意思,朱英便交代给了张伯去办理。

张伯在得到消息后,当即就没有任何的迟疑,立即动身前往江南。

目前的海贸这块,朱英是在大力扶持江南一带,像是福建,广州这些沿海地方,在海贸上已经是非常的纯熟,哪怕是没有海禁,干走私的都不在少数,现在只是将其规范了起来。

而江南不同。

江南这边因为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所以朱元璋在赋税上极为加重,江南一带全部都是加了极重的赋税。

这样的情况,首先让江南地区的经济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干扰,其次就是民间对于大明的埋怨。

朱元璋所担心的问题,朱英自然也是知道的,问题的根源还是出在了世家大族之上,这些家族没有受到太大战乱的影响,对于大明的归属感不算强。

在他们看来,唯有自己的家族才是关键,而且朋党关系特别浓重,一直为朱元璋所忌惮。

包括刘伯温,多少也是受到了江南出身的影响。

在朱元璋这里不断的减分。

若是没有其他的方法,像是朱元璋现在的手段,其实是非常符合如今的大明。

然现在朱英在这块,有了更多的办法。

他想让江南这些大族们走出去,不要浪费太多的精力搞什么窝里斗,要斗就去外边斗。

当江南的大族们尝到了海贸的甜头,自然就会把精力都会放到开扩海外去。

在一定的程度上,便就相当于转移了大明本土的社会矛盾。

像是江南这种情况,其实福建,广州这些沿海城市也是同样的存在,而他们之所以没有江南如此严重,关键还是在于心思都跑到海外去了。

朱英干脆也用这个法子,来治一下江南试试。

或许是说距离产生美。

人嘛,只有身处异乡的时候,才会说对自己的家乡更加的思念。

同理,当人在国外的时候,便就会更加的思念自己的国家。

往往那些见识过海外生活的商人,反而在更大的程度上爱护大明。

经历战乱地区的,也就越发的向往和平。

看到别人一片片的饥饿,也就更加的思念自己国家的温饱。

张伯来到江南之后,便就把附近有点名气的大族,尤其是在江南造船厂有股份的家族,全部都招呼了过来。

然后将太孙殿下的意思给点了出来。

这下子,顿时就让许多家族的代表有些不高兴了。

“我说张大掌柜,这也太不合乎规矩了吧,咱们这边都是去跑海贸的,这让咱们带点人手,还得去海外搞农耕开垦,每年还要按照标准运送多少粮食回来。”

“人手这一块也就是算了,可那粮食从海外运回来,价格也得是按大明市场的标准走,这哪还有赚钱的余地,且那么多的粮食,可要占据船舱多大的位置,其他货物可就变少了。”

“这跑一趟海外,本就风险大,结果没挣着几个钱不说,指不定还有赔本的风险。”

有了第一个出来抱怨的,自然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也就渐变到越来越多的人附和起来。

唯有几个领头的大族代表,没有任何要说话的意思,只是稳端端的坐在那里,静静的看张大掌柜如何来回答这个问题。

哪怕是太孙殿下的意思,要是一个处理不好,也容易闹出事端来。

不过这里头的分寸,也是大有讲究,若是全员反对,让太孙殿下生了脾气,怕是可就没那么好过了。

太孙殿下什么人,大伙都是领教过的,当然在这事上,是要留有几分余地。

张伯虽说是女真部出身,但跟着朱英走南闯北如此多年,每回谈买卖的时候,也不会说去避讳他,有什么不懂的,朱英也会在事后告诉他一些道理。